視覺藝術

邊界之間~2023陽明交大應藝所師生聯展

邊界之間~2023陽明交大應藝所師生聯展 Between Boundaries

邊界之間

2023陽明交大應藝所師生聯展

Between Boundaries-2023 Group Exhibition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

本次展覽以「邊界之間」為主題,探討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人與科技之間的交互關係與衝突。現代社會中,邊界不再是固定且明確的分界線,而是模糊且多變的區域,人們在其中不斷交錯與交互作用。

展覽旨在探索這些邊界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以及藝術在其中的角色。「邊界之間」可以涵蓋多個層面,例如身體與空間的邊界、文化與語言的邊界、現實與虛構的邊界等。

藉由藝術作品,展覽可以呈現這些邊界的模糊性和流動性,並探索在這些交錯的區域中產生的創造力和衝突。透過本次展覽,希望引起觀眾對於邊界議題的思考,激發人們對於不同邊界之間的想像與探索之欲望。


- 展覽製作團隊 -

指導老師|謝啟民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湯景光
活動場運:廖釧雅

學生策展團隊|

總 召:趙憶憫、劉人愷
美宣組:彭佳筠、黃心薔、連婕羽、舒緣新
公關組:彭家駒、蔡欣樺、李品弈、蕭景馨
攝影組:陳筱媛、張嘉珈、陳筠橋
場佈組:蔡佳霖、蘇敬堯、謝敬、呂思函、林有潼、白子易
總務組:蔣澍儀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12/14~2024.01/11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12/21(四)14:00
創作者導覽:12/21(四)14:50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 10:30 - 18:30 (2024/1/1元旦休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按讚成為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按讚應藝所FB粉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NYCU IAA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重複與差異:後人類 ‧ 多元物種

重複與差異:後人類 ‧ 多元物種 posthuman

重複與差異

後人類 ‧ 多元物種

Repetition and Difference : Posthuman.Diverse Species

隨著生物科技與基因編輯的推進,人類生存的慾望已幾近極致。當結合生化功能的人類已趨近不死,將未改造的「純人類」列入保育物種的時刻是否已然逼近?一次又一次的基因改造衝擊著各類物種,是人為介入的快速演化,引發顯著的差異化進程。

差異化已然成為人類目前的存在和思考模式,也成為一種解疆域化的狀態。如果藉由科技介入來改造人、改造其他物種,進而改造我們與他者的關係成為現實,成為信仰,那麼在朝向自由的同時,是否也逐步遠離了自由?一旦自由意志幽靈化,平等是否仍然存在?在此兩難下,該如何思考與建構後人類與多元物種的關係?

As biotechnology and genome editing advance every day, the human desire for survival has been taken to extremes. As human beings with biochemical functions border on immortality, is the time fast approaching that we will have to include unmodified “pure humans” on the list of protected species? Repeated genetic modification has affected every species on this planet. It’s a marked process of differentiation, a result of rapid evolution driven by human intervention.

Differentiation has become the current mod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thinking as well as a state of deterritorialization. If it becomes a reality and a belief to technologically modify humanity, other species, and then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are we also moving away from freedom as we march toward it? Once free will is phantomized, does equality still exist? With this dilemma, how can we forg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human and diverse species?




- 展覽製作團隊 -

總策展人|賴雯淑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湯景光
活動場運:鄒玟珊、廖釧雅

策展團隊|
展覽行政統籌:何平
展場規劃與施作:郭明浩、朱家聖
展場視覺設計與插畫:吳致怡、蘇勻
網頁設計:沈君怡
設備與技術支援:王竣恆、呂思函
多媒體與宣傳影片:王竣恆、蘇詠傑

參展藝術家&團體單位|

何杰夫、吳玶萭、吳致怡、吳哲宇、李怡萱、李炳曄 、李苡嬋、施惟捷、施梅紛、孫佳綺、郝從恩、張般源、陳韻如跨域實踐實驗室(陳韻如、曾允浩)、陽明交大六燃團隊、黃兆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劉禹廷、蕭育源、賴雯淑、謝啟民、羅禾淋、羅佳華、羅怡婷、蘇勻、顧廣毅

(以上按照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 / 09/21~10/24
展出地點: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9/21(四)12:00
(開幕特別表演:蔣皓任 “Suspiria"-多媒體即時運算表演)
策展人導覽:9/21(四)13:50

- 系列講座  -

人類 vs. 後人類的對話想像
Toward an Imagining Dialogue : Human vs. Posthuman

第一場

講座主題 : 「小米方舟承載族人心 保育傳統作物與文化
講者:林益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Pagung Tomi 泰雅文化工作者)
時間:2023/10/12(四)10 : 00 - 12 : 00 
地點:陽明交大光復校區人社一館 HA314 教室

第二場

講座主題 : 「認同與跨越的環境之羽:當代阿美族人與鳥的交纏關聯
講者: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時間:2023/10/24(二)14 : 30 - 16 : 30
地點:陽明交大光復校區人社三館 HC105 演講廳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 10:30 - 18:30 
週六~週日 10:30 - 16:00 (中秋、國慶連假不開放)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洽詢電話:(03)513-1233

[ 陽明交大應藝所臉書粉專藝文中心臉書粉專 ]
[ 展覽官網臉書活動頁 ]

-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協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校務大數據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異質共生:科技藝術實驗展

異質共生

科技藝術實驗展

Heterosymbiosis - Experimental Exhibition of TechArt

未來布袋戲 | 異自然| 無人機 劇場

Theater of Future Puppet, X-nature, and Drone

異質共生:科技藝術實驗展

當代藝術與科技的交會,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本次展覽有三個子主題「未來布袋戲」、「異自然」和「無人機」,將探討人與傳統、自然和科技之間的關係。共有九組藝術家團隊,將科技和傳統元素相互融合,呈現出獨特的藝術形式。透過使用綜合媒材,虛實空間的交錯和新媒體的應用,期望觀眾在虛實世界中探索自己的感官,進而能具身體驗「異質共生」的概念。

展覽三個子主題: 

  • 「未來布袋戲」透過科技與數位轉譯,運用VR、機器手臂、眼動以及動作捕捉等科技,重新詮釋傳統文化的抽象之美,使觀眾從全新的角度操控戲偶並體驗布袋戲文化。
  • 「異自然」將探討人與自然的後現代關係,透過聲音重組、感知觸覺、熱力溫度、氣囊探索、菌根網路,使科技幻化為自然。
  • 「無人機」將自行開發第三代無人機應用於藝術創作,呈現即時互動,觀眾控制雷射色彩,重新詮釋雷射、無人機與觀眾的關係。

科技的創新和實驗性的特點,使得科技藝術的追求可以在沒有歷史包袱的自由下進行。「異質共生」體現了藝術家將異質元素融合的探索和實踐,透過展覽,藝術家從中探討科技與傳統、自然與人工之間的關係,並思考人類創作的可能性與價值。期望能夠引發觀眾對未來的想像與反思,這應是藝術與科技交會最迷人的地方。

|展覽日期:2023.06.01-07.05
|展覽地點:陽明交大光復校區藝文中心(浩然圖書館B1)
|開幕式:2023.06.01(四)14:00-16:00 / 陽明交大光復校區藝文中心
|展覽講座:

  • 2023.06.02(五)上午場10:00-12:00 / 陽明交大光復校區藝文中心
  • 2023.06.02(五)下午場13:00-14:00 / 人三館一樓演講廳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週六 10:30~16:30(端午連假不開放)

【展覽製作團隊】

策展人|許峻誠

行政總籌|
展覽場運:廖雅慧.鄒玟珊

策展團隊|
專案統籌:蘇彥辰.廖映辰
企劃組:羅曉愉
場佈組:顏瑋辰.彭家駒.劉人愷.蘇敬堯.吳元劭
美宣組:賴慧珈.黃筱晴
公關組:林玠里.岳威.許巧妮
攝影組:洪磊.蔡欣樺.蔣澍儀
技術組:朱家聖

參展藝術家團隊|

-科技藝術實驗中心
-建築資訊學研究室
-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TDIS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暨未來表演實驗室
-林一平、羅禾淋、藝擴體實驗室
-謝翠如 X 陳韻如研究室
-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
-許峻誠實驗室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合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財團法人碩英文教基金會

Heterosymbiosis-Experimental Exhibition of Tech-Art

The intersec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us unprecedented sensory experiences. This exhibition has three extremely different works of tech-art: Future Puppet Show, X-nature, and Drone. A total of nine artist teams focuses on the emerging trends of interpreting tradition with new technology, digitalizing biomimetic simulation, and juxtaposing virtual and real space. By virtue of the interactive multimedia, participants can explore the virtual world intertwined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and be able to embody the concept of ‘Heterosymbiosis’.

The 3 sections

  • Future Puppet Show uses technologies such as VR, robotic arms, eye movement tracking, and motion capture to reinterpret and enhance the abstract beau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technology and digital translation. It allows the audience to manipulate puppets, and experience traditional Taiwanese glove-puppetry (pòo-tē-hì), from a completely new perspective.
  • X-nature explores biomimetic simulation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It employs the technology of sound reconstruction, sensation of touch, feeling of warmth, exploring inflatable spaces, and finding the rhizomatic web underlying all things so that an illusory nature can be evoked.
  • Drone deploys self-developed third-generation drones to create real-time interac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f laser lights. This work transfers static space to dynamic spatial variation, re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sers, drones, and audiences.

The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nature of technology encourages tech-art to be freely developed without being burdened by history. ‘Heterosymbiosis’ refers to the artist’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elements. It aims to promote self-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 and technology and between nature and artificiality, which brings the value of art to light. This is the most intriguing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Date: 2023.06.01-07.05
|Location: NYCT Arts Center (B1 of NYCU Library in Hsinchu)
|Opening: 2023.06.01 Thu. / NYCU Arts Center (B1 of NYCU Library in Hsinchu)
|Lecture:

  • 2023.06.02 Fri. 10:00-12:00 / NYCU Arts Center (B1 of NYCU Library in Hsinchu)
  • 2023.06.02 Fri. 10:00-12:00 / Lecture Hall at 1F of HSS Building 3

【Exhibition Team】

Curator|Chun-Cheng Hsu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or|
Venue Management: Ya-Hui Liao. Wen-ShanTsou

Curatorial Team|
Project Coordinator: Yan-Chen Su.Iris Liao
Event Planner: Hsiao-Yu Luo
Move-in & Move-out: Wei-Chen Yen.Jia-Jiu Peng.Jen-Kai Liu.Ching-Yao Su.Yuan-Shao Wu
Artistic Design: Hui-Chia Lai.Hsiao-Chin Huang
Public Relations: Chieh-Li Lin.Yue Wei.Chiao-Ni Hsu
Photography: Hong-Lei.Hsin-Hua Tsai.Shu-Yi Chiang
Installation: Jason Chu

Teams of Artist |

-Innovation Center for Art and Technology at NTUA
-Architectural Informatics Lab at NYCU
-Transdisciplinary Design Innovation Shop at NYCU
-Technology Art Future Performance Lab at TNNUA
-Yi-Bing Lin, He-Lin Luo, CreateArtTalk Lab
-Tsuei-Ju Hsieh x Yun-Ju Chen Lab
-Ivan Liu Future Narratives Lab
-Chun-Cheng Hsu Lab


玩世:當代水墨的臺灣圖記

玩世

當代水墨的臺灣圖記

Cynical Playfulness: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aiwan in Contemporary Ink Art

面對近年來國際間詭譎多變的政經情勢,臺灣經歷了風雨飄搖的衝擊與挑戰,當前這座「寶島」表面上還是一片歌舞昇平的美好榮景,但社會內部其實存在著各種紛亂騷動的不安跡象。

「玩世:當代水墨的臺灣圖記」展覽的構想,源自於水墨藝術家李君毅的新系列創作——「玩弄股掌上」。以革新水墨的創作觀念著稱的李君毅,擅長運用富於象徵意義的諷寓手法探討當代性與現世性的議題,其新作則意圖揭示臺灣當下社會所呈現錯綜紛繁的現狀。

在用色與運筆間表現當下情緒,在每一幅作品裡承載著一段記憶,體現著一種心境,也是生命狀態的一種紀錄。心中形象的投射,不固定使用一種方式技法創作,因應心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創作應該是活的,是生命不斷的演繹變化、思考想像創造出來的結果,創作形式也應配合內在意義與情感而有所變化。

本展覽集合了十位在師大藝研所蒙受李君毅指導的新進水墨藝術家,包括李孟芳、李璐宇、吳上瑋、吳惠淳、洪小澎、徐祖寬、許宸家、郭錦屏、楊喆、簡詩如。他們不管是承襲中國文人「依隱玩世」的傳統精神,還是反映與反思商品文化下「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其多元面向的當代水墨創作,無不窮形盡相地圖記了臺灣現實生活豐富多彩而矛盾複雜的生命情狀。

- 參展藝術家名單 -

展出作者:李君毅、李孟芳、李璐宇、吳上瑋、吳惠淳、洪小澎、徐祖寬、許宸家、郭錦屏、楊喆、簡詩如(按筆畫順序排列)

- 藝術家介紹 (電子書) -


[3d-flip-book id="6254" ][/3d-flip-book]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 / 5 / 2(二)~ 5 / 23(二)
展出地點:交大校區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5/11(四)14:00
藝術家導覽:5/11(四)15:00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按讚成為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協辦:名山藝術
贊助: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縱藝~2023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縱藝

2023 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Interwoven Arts-2023 Group Exhibition by NYCU Arts Clubs

早在古希臘,亞里斯多德便對藝術有著自己的理解:
從竹管皮鼓、以樂音聲響、仿鳥叫雷鳴,便形成音樂;
使用筆刷染料、透過線條顏色、模仿山水人像,並成為一幅畫作。

藝術歷經千年的演變,使用的媒材和表現形式早已千變萬化更跨越了虛實。

那藝術是什麼?
若是想向外探求,藝術是人類嘗試重現大千世界的美好;
若是要向內深掘,藝術是人類試圖捕捉自身靈魂的模樣。
不論委託創作或是單純欣賞,我們透過藝術能獲得的,是根植在本能中的喜悅。

500多年前,拉斐爾透過藝術的手,綜合起各家思想共構成畫,讓各大哲人跨越時空在《雅典學院》裡聚首;
現在,由八個學藝性社團:3D動畫社、美術社、書法社、陶藝社、虛擬偶像社、漫畫社、數位音樂創作社、攝影社,一同聯展,跨越了媒介和形式,創作集結於《縱藝》之中。

綜藝——係指綜合多種形式的藝術。
縱藝——八個學藝性社團縱橫於其中,來去自如、不受拘束。


- 參展社團介紹 -

3D動畫社—

超越工具的藩籬
結合各領域之所長
走過模型與場景
形構出心中最理想的畫面
3D動畫由此而成
呈獻給每位觀眾
最耐人尋味的視覺饗宴

參展名單

王祥德、張書瑋、陳思俊、劉邦福(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美術社 —
靈感如潮湧般襲來,化作畫布上的暈染。
拾起畫筆,在性靈與藝術的交縱間,跳脫虛實的疆界,
筆觸間流淌著以創作為名的思維展現與情感醞釀。

參展名單

指導老師:林授昌、江雨桐
何品穎、吳傳甯、李政峰、阮洪明珠、林宏一、林鈺珊、邱奕庭、高子米、張巧芸、許安廷、曾昱荃、游喆為、甯宇綸、黃世稼、黃長隆、黃羿寧、楊雅茗、楊慧忻、趙禹、鄭劭光(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書法社 —
對於日常生活的點滴,
我們時常會將自己的心境,
寄託在書寫時的字裡行間中。
這些文字不論過了多久,
都能讓我們都能回憶起那天的歡喜或憂傷,
因為這是我們縱情書寫的證明!

參展名單

指導老師:林俊宏
周岷玄、張畫翎、張睿紘、温方綺、黃尹蓁、黃獻霆、楊清芳、劉一菲、蔡佩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陶藝社 —
在漫天吵雜的世界裡,
我們用陶土裝飾生活,
堆疊出靜謐的世外桃源,
放縱創意,展現自己真情實意赤裸的靈魂,
信步雲遊,徜徉在放浪不羈自由的陶藝世界裡。

參展名單

指導老師:黃嘉男
李揚逸、高守廷、陳品伃、焦浚謙、趙忠霖、劉家銘、蔡佳霖(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虛擬偶像社 —
虛與實的融合,運用科技來探索更廣闊的可能性,為藝術創作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從以往的紙筆創作到現在的數位創作。科技,正一步步改變著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風格與技巧。

參展名單

王若謙(RyoYA)、司徒立中(cookies)、李明謙 (edisonlee55)、沈宇韜 (ShaXiao)、張聲允 (Wilsao)、許仲宇 (242)、郭原銘 (C4)、陳孝承 (可樂六)、蘇怡倢(鳥鳥)(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漫畫社 —
白紙,被斑斕的黑夜染盡,
伴隨著繁星與畫筆,創意與想念轉化成了像素,
虛幻縹緲的想像,抑或對真實的映照對比。
縱橫在白紙上的,是我們飢渴難耐的表現與創作慾。

參展名單

王心柔、王柏崴、林子右、郭原銘、趙柏凱、蔡奕庠、蔡恩昊(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數位音樂創作社 —
數不盡的旋律與節奏
每位觀眾都能享受的地方
隨著音符起舞吧
所有的樂趣都蘊含其中
跨越虛實創立的天地
放縱思維興作的世界
靈感堆砌的新社會
與您共賞,樂之所聚

參展名單

王騰葳(lonxiety)、李品靚((._. ))、林俊瑩(みゆう)、唐子勛(Dakcu)、張詠評(lastalen)、許祐誠、陳孝承(Cola6)、陳庠宇(貓又CatAgain)、游正緯(イチハツ)、黃少芃(ネロ)、黃瑋棻(phoebe)、賴柏允(kwkwkwkak)、嚴偉哲(Mars)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攝影社 —
快門響起,
便橫跨了四維,
將時間凍結在三維空間中,
當我們聚焦於二維平面上時,
那些一維線條所勾勒出的畫面,
也就詮釋了所有千千萬萬。

參展名單

王瑞程、吳沁霖、李佳駿、林郁靜、侯冠伊、柯又銘、章鎮麒、許舒婷、陳克齊、楊子月、廖子濬、蔡承曄、蘇新友(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 / 3 / 27(一)– 4 / 24 (一)
展出地點:交大校區藝文空間、藝術多寶閣
開幕茶會 x 創作者導覽:3/31(五)14:00
參展社團:3D動畫社、美術社、書法社、陶藝社、虛擬偶像社、漫畫社、數位音樂創作社、攝影社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課外活動組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翻轉傳統木藝~木匠兄妹文創展

翻轉傳統木藝

木匠兄妹文創展

Flipping the Traditional Wooden Crafts – Carpenter CCI Exhibition

強調木匠兄妹品牌原創精神,作品強調原木素材、保持實木自然紋路、融入設計美學同時兼具實用功能,讓木作品不再單一化呈現,而是能夠與現代生活美學、家居擺設合為一體。

產品結合文化意喻、新穎且趣味的造型、兼具使用功能的木作,成為個人品味、美學的象徵,同時為文化的傳承與媒介,藉此讓更多人認識臺灣文化及其文學素養的作品。

To emphasize the originality of the brand, the works focus on the texture of logs and maintain the natural strips of wood. While implementing the design aesthetics, the practicality is not discarded. The wood works are no longer presented monotonously but blends well with modern life aesthetics and home furnishings.

The metaphoric combination of the products and culture, the innovative and interesting style,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wood works all become the taste of the individual, as well as the symbol of aesthetics. They’ve also inherited and spreaded the culture, so as to let more people get to know Taiwanese culture and its works of literary literacy.


- 展出單位 -

◈ 跟著木匠兄妹,體驗木作的溫潤觸感 ◈

木匠兄妹來自台中后里的一對兄妹,為了傳承父親29年的細木作工藝,與愛惜木頭的這份熱情,將木頭注入設計、趣味、好玩的元素,發展一系列創意木製的居家、文具、童玩、生活用品、燈飾、玩具等,並開發多款成人木工與親子體驗課程,使得這夕陽產業能夠翻轉,也讓傳統木工技法得以延續,更讓木頭的天然之美豐富我們的生活。

※ 品牌據點:木匠兄妹台中體驗工房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舊圳路4-12號
.電話:04-25590689


好消息!

單筆消費滿千贈『木紋印章墊』一個(無累計贈送)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 / 02 / 06(一)– 2023 / 03 / 17 (五)
展覽地點:交大校區 藝術多寶閣(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內)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同藝文空間)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 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內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藝文中心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木匠兄妹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一切都是過程 – 2023 陽明交大建築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一切都是過程

2023 陽明交大建築展

On Journey – 2023 GIA Project Review

建築創作是複雜而漫長、不斷重組與演化的旅程。本展覽將建築研究所一年來的建築設計學習與嘗試,視為各種不同旅程的組合,進行一場實驗性策展。本展覽打破作品最終樣貌的單一性,將作品的發展過程攤開,從狀態(state)、連結(link)、轉換(transformation)與體驗(experience)四種角度進行拆解,呈現創作過程中的不同狀態、作品間的連結與狀態間的轉換。展覽內容涵括形態與物件重組、行為與材料、城鄉與產業、離島與海岸、數據與網路等主題。邀請觀眾共同參與、體驗設計發展的不同面向與過程。
邀請你一同進入展場,用你的狀態與我們對話產生連結,轉換出新的樣貌,體驗過程即是一切的2023建築展。

#狀態 #連結 #轉換 #體驗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complex and long-winding journey of constant reassembly and evolution. This exhibition, through experimental curation, presents the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s i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community over the past year as a composition of various journeys. It breaks the singularity of the final representation of works, unfol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orks, and decomposing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te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links among works,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tates, and experience from the process. The exhibition covers themes such as the reassembly of form and objects, behavior and materials,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lands and coasts, and data and networks. The audience i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and experience the different aspects and processes of design development.


- 展覽製作團隊 -

指導老師|侯君昊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湯景光、廖雅慧
活動場運:鄒玟珊

學生策展團隊|

總召:黃瀚陞
副召:吳孟璞
平面&網站:龎羽芯、徐華均、陳昭年
展場製作:許心瑜、何炘澄
影片製作:熊盼盼、李芸蓁、陳昕
公關:林伊柔、李宗宜
活動:莊喬安、鄭硯馨
財務:許晴晨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 / 2 / 16(四) – 3 / 17 (五)
展出地點: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2 / 16(四)14:00
創作者導覽:2 / 16(四)14:40
校慶導覽:2 / 18(六)11:00-11:30、11:30-12:00、12:00-12:30
定時導覽:詳細定期導覽時間,請上臉書IG粉專確認!


- 推廣活動資訊 -

開幕之夜

豪華朗機工團隊 – 林昆穎講座

活動時間:2023 / 2 / 16(四)19 : 00 - 20 : 30
活動地點:人社一館 一樓HA105教室

《沙盒之日 — All you can talk》

Sandbox Reunion

活動時間:2023 / 2 / 19(日)10 : 30 – 16 : 30
活動地點:人社一館1F建築所大廳

活動流程:

[上半場]菁培計畫(實體)

  • 11 : 00 - 11 : 30 第一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 11 : 30 - 12 : 00 第二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 12 : 00 - 12 : 30 第三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 13 : 30 - 14 : 30 畢業五年校友創作者分享
  • 14 : 30 - 15 : 00 對談及Q&A
  • 15 : 00 - 15 : 30 午茶餐敘
  • 15 : 30 - 17 : 00 畢業十年校友創作者分享
  • 17 : 00 - 18 : 30 對談及Q&A

[下半場]世界建走(線上)

  • 13:30-14:15 曾奎銘
  • 14:15-15:00 廖元鈺
  • 15:00-16:00 對談及Q&A 時間
  • 16:00-16:30 第二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當日活動包含圖書館B1藝文空間【2023陽明交大建築展】導覽活動,與「沙盒之日」校友分享活動,皆開放免費參加,歡迎蒞臨指教~

更多活動資訊請上展覽粉專查詢:

FB:陽明交大建築展 GIA Project Review   
IG : gia_projectreview
官網:https://projectreview.arch.nycu.edu.tw

(開放時段如有需安排團體導覽,可提前私訊展覽粉專)


- 參觀資訊 -

一切都是過程 - 2023 陽明交大建築展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2 / 18 校慶日週六開放10 : 30 ~ 16 : 30;2 / 28 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翻轉傳統木藝~木匠兄妹文創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翻轉傳統木藝

木匠兄妹文創展

Flipping the Traditional Wooden Crafts – Carpenter CCI Exhibition

強調木匠兄妹品牌原創精神,作品強調原木素材、保持實木自然紋路、融入設計美學同時兼具實用功能,讓木作品不再單一化呈現,而是能夠與現代生活美學、家居擺設合為一體。

產品結合文化意喻、新穎且趣味的造型、兼具使用功能的木作,成為個人品味、美學的象徵,同時為文化的傳承與媒介,藉此讓更多人認識臺灣文化及其文學素養的作品。

To emphasize the originality of the brand, the works focus on the texture of logs and maintain the natural strips of wood. While implementing the design aesthetics, the practicality is not discarded. The wood works are no longer presented monotonously but blended in well with modern life aesthetics and home furnishings.

The metaphoric combination of the products and culture, the innovative and interesting style,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wood works all become the taste of the individual, as well as the symbol of aesthetics. They’ve also inherited and spreaded the culture, so as to let more people get to know Taiwanese culture and its works of literary literacy.


- 展出單位 -

◈ 跟著木匠兄妹,體驗木作的溫潤觸感 ◈

木匠兄妹來自台中后里的一對兄妹,為了傳承父親29年的細木作工藝,與愛惜木頭的這份熱情,將木頭注入設計、趣味、好玩的元素,發展一系列創意木製的居家、文具、童玩、生活用品、燈飾、玩具等,並開發多款成人木工與親子體驗課程,使得這夕陽產業能夠翻轉,也讓傳統木工技法得以延續,更讓木頭的天然之美豐富我們的生活。

※ 品牌據點:木匠兄妹台中體驗工房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舊圳路4-12號  電話:04-25590689


好消息!

單筆消費滿千贈『木紋印章墊』一個 (無累計贈送)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 / 02 / 06(一)– 2023 / 03 / 17 (五)
展覽地點:交大藝術多寶閣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同藝文空間)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 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內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藝文中心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木匠兄妹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古色新藝~大自在纖維染色展

nature_fiber_dyeing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古色新藝

大自在纖維染色展

Antique Color New Technique – Natural Fiber Dyeing Exhibition

藍染與草木染的歷史悠久,染色技藝亦不斷提升,本次展出除了植物染的生活日用品外,特別加重近年來流行的生態移印染(Eco Print),嘗試製作可運用於室內空間裝飾上的相關產品,如抱枕、門簾、掛飾及燈罩…等,期盼能在傳統與現代間求得平衡與創新。

The histories of blue dyeing and plant dyeing are long and rich, the skill of dyeing has improved progressively as well. The exhibition presents not only the daily necessities of plant dyeing, but also puts emphasis on the trending technique – Eco Print. Attempting to make products that can be used to decorate indoor space, such as throw pillow, curtains, ornaments, lampshades and more, with a view to striking the balance and innova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 展出單位:大自在工作室 -

成立於民國96年,其宗旨係以生活周邊的植物為主要染材,運用天然之棉、麻、絲、毛等纖維素材,經染色後製作成各種生活用品,如包包、圍巾、帽子、手帕、桌旗、書衣、服飾、掛飾等,強調材質溫暖及手作質感,民國105年底進駐關西石店子老街,實踐染布、製作及販售產品一條龍之理念。


天然纖維染色工作坊

藍染大方巾

  • 時間:10/05(三)15:30-18:30
  • 報名費:$ 400 / 人

薯榔生汁繪染A4提袋

  • 時間:10/19(三)15:30-17:30
  • 費用:$ 400 / 人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2 / 9 / 12(一)– 11 / 04 (五)
展覽地點:交大藝術多寶閣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 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內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藝文中心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大自在工作室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心照布宣~拼布藝術聯展

patchwork_art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心照布宣

拼布藝術聯展

Patchwork Gifting to Convey Love – Patchwork Art Exhibition

 

貼近生活的藝術

是獨享與分享的樂趣

拼布是貼近生活的藝術,零散的碎布,經由拼貼縫補,搖身一變成為精巧的工藝品。傳統拼布由既定圖案(pattern)組合而成,豐富的幾何圖案拼接在一起,大小整齊劃一、顏色燦爛多變,極適用於床單、棉被、衣服、提袋等日常用品。當代拼布藝術家則獨具個人風格,每一件作品都是透過自己的邏輯、規律和審美觀,一片片縫綴成充滿溫暖而有手感的作品。

一件拼布作品隨作者的喜好可以是簡單幾個線條、區塊,也可以只用黑、白兩色,當然亦可以用幾萬片布片拼接,做出繁複繽紛的作品。畢竟現今的拼布已經發展成精緻產業,但是回歸初衷,用簡單的針、線、剪刀、尺、規、舊布料也能做出有故事溫暖的好作品。

在眾多手作娛樂當中,「拼布」這項活動近年成為風尚,許多手作課程都開設拼布課,各種布料、工具、書籍應運而生,殊不知在遠古的埃及就已經用拼布的方式作布製品了,在中國、歐洲、美洲都能發現拼布的作品,其實不難理解,在物資缺乏的年代,每一片紡織品都要珍惜利用。各個地區民族發展出各自的風格也理所當然。時至今日拼布已然成為一項產業,拼布材料不再囿於舊衣服、破床單,專為拼布而製作的布料,成為拼布人揮灑的顏料。

而本次展覽當中與陽明交大建築所「策展實踐」課程合作,採用棄置之二手衣物為主要創作靈感,呈現當代消費者從外表現自我之渴求,進而延伸到快時尚(Fast Fashion)之議題,並以SDGs之「責任消費及生產」為創作宗旨,結合「拼布藝術」與「責任消費」等多元議題,探討拼布藝術的「實用性」與「時尚性」,實踐拼布藝術於SDGs「責任消費」的再應用,並重新思考拼布起源的歷史意義。

拼布是一項結合「美感」和「耐心」的活動,個人創作有自由不拘束的樂趣,但是如果有同好一起討論、合作,則更加有趣,在古代常聽到的『百納衣』、『百納被』、『嫁妝被』與近代的『拼布相約』、『公益被單』都是集眾人之力,合力完成大作品。

本次聯展主軸「參與」結合這次展覽主題「心照『布』宣」,透過布料明白對方想呈現的作品,不必言語說明,只需用圖像來傳達,除了展出的十餘位拼布藝術作者、「策展實踐」課程的學生、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的學生共同參與之外,在藝文空間展場一樓還有於2022年4~6月期間舉辦的「拼布傳情活動~心照布宣 ■ 告白牆」活動。

其中作品〈心照布宣 ■ 告白牆-1〉尺寸超過寬7米乘以高2米的巨型橫幅的拼組作品,由藝文中心提供21公分見方的布料,讓人們在其上自由創作,抒發想傳遞或訴說的情感形式,最後邀請藝術家鍾淑姬進行拼接,組構成一件大型告白牆拼布作品。作品〈心照布宣 ■ 告白牆-2〉個別創作的成品則鼓勵人們將要丟棄的舊衣物裁成小方塊,在布料上自由創作,抒發任何想訴說的情感,增加傳遞的溫度,充分展現本次聯展主軸「參與」與「心照布宣」集體創作的核心價值。

《心照布宣 ■ 告白牆-1》集體共創成品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拼接藝術家:鍾淑姬
布料單位:共342塊
作品尺寸:720 x 240cm
2022年4~6月期間舉辦 【拼布傳情活動~心照布宣 ■ 告白牆】活動


展場光牆 陽明交大博雅書苑社教中心

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成果

愛上拼布的創作魂》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 參展創作者 -

作品統籌|吳碧真、鍾淑姬
展出作者|江淑芬、吳碧真、李碧華、莊蕙端、陳美琪、陳燕倫、程昭滿、蔡麗雪、鄭淑文、鍾淑姬(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策展實踐」課程

指導教師|蕭智尹
參展學生|王子亮、宋婕榆、李怡臻、林婷美、張玳瑋、張恩愷、張瀚勻、彭  璿、黃郁絜、葉語洹、戴芳映、顧喬琪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採編團隊|陽明交大博雅書苑社教中心 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
指導老師|湯景光、鄒玟珊
助教|林彥丞
學員|郭婉萱、陳威仁、陳玟寧、洪瑞隆

策展統籌|鄒玟珊


- 展覽資訊 -

心照布宣~拼布藝術聯展

展覽日期:2022 / 12 / 08(四)– 2023 / 01 / 11(三)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12/08(四)10:30
創作者導覽:12/08(一)11:30


- 參觀資訊 -

展場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停車優惠:參加本校藝術季活動者,可購買單日計次停車$50元優惠券

按讚成為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臺灣喜佳股份有限公司

課程合作:國立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策展實踐」課程

採編協力: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社教中心 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