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空間

一切都是過程 – 2023 陽明交大建築展

2023 GIA Project Review

一切都是過程

2023 陽明交大建築展

On Journey – 2023 GIA Project Review

建築創作是複雜而漫長、不斷重組與演化的旅程。本展覽將建築研究所一年來的建築設計學習與嘗試,視為各種不同旅程的組合,進行一場實驗性策展。本展覽打破作品最終樣貌的單一性,將作品的發展過程攤開,從狀態(state)、連結(link)、轉換(transformation)與體驗(experience)四種角度進行拆解,呈現創作過程中的不同狀態、作品間的連結與狀態間的轉換。展覽內容涵括形態與物件重組、行為與材料、城鄉與產業、離島與海岸、數據與網路等主題。邀請觀眾共同參與、體驗設計發展的不同面向與過程。
邀請你一同進入展場,用你的狀態與我們對話產生連結,轉換出新的樣貌,體驗過程即是一切的2023建築展。

#狀態 #連結 #轉換 #體驗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complex and long-winding journey of constant reassembly and evolution. This exhibition, through experimental curation, presents the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s i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community over the past year as a composition of various journeys. It breaks the singularity of the final representation of works, unfol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orks, and decomposing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te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links among works,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tates, and experience from the process. The exhibition covers themes such as the reassembly of form and objects, behavior and materials,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lands and coasts, and data and networks. The audience i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and experience the different aspects and processes of design development.


- 展覽製作團隊 -

指導老師|侯君昊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湯景光、廖雅慧
活動場運:鄒玟珊

學生策展團隊|

總召:黃瀚陞
副召:吳孟璞
平面&網站:龎羽芯、徐華均、陳昭年
展場製作:許心瑜、何炘澄
影片製作:熊盼盼、李芸蓁、陳昕
公關:林伊柔、李宗宜
活動:莊喬安、鄭硯馨
財務:許晴晨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3/2/16 (四) – 3/17 (五)
展出地點: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2/16 (四) 14:00
創作者導覽:2/16 (四) 14:40
校慶導覽:2/18 (六) 11:00-11:30、11:30-12:00、12:00-12:30


- 推廣活動資訊 -

開幕之夜

豪華朗機工團隊 – 林昆穎講座

活動時間:2023/ 02 /16 (四) 19:00 - 20:30
活動地點:人社一館 一樓HA105教室

《沙盒之日 — All you can talk》

Sandbox Reunion

活動時間:2023/02/19 (日) 10:30 – 16:30
活動地點:人社一館1F建築所大廳

活動流程:

[上半場]菁培計畫(實體)

  • 11 : 00 - 11 : 30 第一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 11 : 30 - 12 : 00 第二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 12 : 00 - 12 : 30 第三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 13 : 30 - 14 : 30 畢業五年校友創作者分享
  • 14 : 30 - 15 : 00 對談及Q&A
  • 15 : 00 - 15 : 30 午茶餐敘
  • 15 : 30 - 17 : 00 畢業十年校友創作者分享
  • 17 : 00 - 18 : 30 對談及Q&A

[下半場]世界建走(線上)

  • 13:30-14:15 曾奎銘
  • 14:15-15:00 廖元鈺
  • 15:00-16:00 對談及Q&A 時間
  • 16:00-16:30 第二梯次團體導覽 @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當日活動包含圖書館B1藝文空間【2023陽明交大建築展】導覽活動,與「沙盒之日」校友分享活動,皆開放免費參加,歡迎蒞臨指教~


- 參觀資訊 -

一切都是過程 - 2023 陽明交大建築展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2/18 校慶日週六開放10:30 ~ 16:30;2/28 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心照布宣~拼布藝術聯展

Patchwork Gifting to Convey Love – Patchwork Art Exhibition

心照布宣

拼布藝術聯展

Patchwork Gifting to Convey Love – Patchwork Art Exhibition

 

貼近生活的藝術

是獨享與分享的樂趣

拼布是貼近生活的藝術,零散的碎布,經由拼貼縫補,搖身一變成為精巧的工藝品。傳統拼布由既定圖案(pattern)組合而成,豐富的幾何圖案拼接在一起,大小整齊劃一、顏色燦爛多變,極適用於床單、棉被、衣服、提袋等日常用品。當代拼布藝術家則獨具個人風格,每一件作品都是透過自己的邏輯、規律和審美觀,一片片縫綴成充滿溫暖而有手感的作品。

一件拼布作品隨作者的喜好可以是簡單幾個線條、區塊,也可以只用黑、白兩色,當然亦可以用幾萬片布片拼接,做出繁複繽紛的作品。畢竟現今的拼布已經發展成精緻產業,但是回歸初衷,用簡單的針、線、剪刀、尺、規、舊布料也能做出有故事溫暖的好作品。

在眾多手作娛樂當中,「拼布」這項活動近年成為風尚,許多手作課程都開設拼布課,各種布料、工具、書籍應運而生,殊不知在遠古的埃及就已經用拼布的方式作布製品了,在中國、歐洲、美洲都能發現拼布的作品,其實不難理解,在物資缺乏的年代,每一片紡織品都要珍惜利用。各個地區民族發展出各自的風格也理所當然。時至今日拼布已然成為一項產業,拼布材料不再囿於舊衣服、破床單,專為拼布而製作的布料,成為拼布人揮灑的顏料。

而本次展覽當中與陽明交大建築所「策展實踐」課程合作,採用棄置之二手衣物為主要創作靈感,呈現當代消費者從外表現自我之渴求,進而延伸到快時尚(Fast Fashion)之議題,並以SDGs之「責任消費及生產」為創作宗旨,結合「拼布藝術」與「責任消費」等多元議題,探討拼布藝術的「實用性」與「時尚性」,實踐拼布藝術於SDGs「責任消費」的再應用,並重新思考拼布起源的歷史意義。

拼布是一項結合「美感」和「耐心」的活動,個人創作有自由不拘束的樂趣,但是如果有同好一起討論、合作,則更加有趣,在古代常聽到的『百納衣』、『百納被』、『嫁妝被』與近代的『拼布相約』、『公益被單』都是集眾人之力,合力完成大作品。

本次聯展主軸「參與」結合這次展覽主題「心照『布』宣」,透過布料明白對方想呈現的作品,不必言語說明,只需用圖像來傳達,除了展出的十餘位拼布藝術作者、「策展實踐」課程的學生、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的學生共同參與之外,在藝文空間展場一樓還有於2022年4~6月期間舉辦的「拼布傳情活動~心照布宣 ■ 告白牆」活動。

其中作品〈心照布宣 ■ 告白牆-1〉尺寸超過寬7米乘以高2米的巨型橫幅的拼組作品,由藝文中心提供21公分見方的布料,讓人們在其上自由創作,抒發想傳遞或訴說的情感形式,最後邀請藝術家鍾淑姬進行拼接,組構成一件大型告白牆拼布作品。作品〈心照布宣 ■ 告白牆-2〉個別創作的成品則鼓勵人們將要丟棄的舊衣物裁成小方塊,在布料上自由創作,抒發任何想訴說的情感,增加傳遞的溫度,充分展現本次聯展主軸「參與」與「心照布宣」集體創作的核心價值。

《心照布宣 ■ 告白牆-1》集體共創成品

拼接藝術家:鍾淑姬
布料單位:共342塊
作品尺寸:720 x 240cm
2022年4~6月期間舉辦 【拼布傳情活動~心照布宣 ■ 告白牆】活動


展場光牆 陽明交大博雅書苑社教中心

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成果

愛上拼布的創作魂》


- 參展創作者 -

作品統籌|吳碧真、鍾淑姬
展出作者|江淑芬、吳碧真、李碧華、莊蕙端、陳美琪、陳燕倫、程昭滿、蔡麗雪、鄭淑文、鍾淑姬(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策展實踐」課程

指導教師|蕭智尹
參展學生|王子亮、宋婕榆、李怡臻、林婷美、張玳瑋、張恩愷、張瀚勻、彭  璿、黃郁絜、葉語洹、戴芳映、顧喬琪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採編團隊|陽明交大博雅書苑社教中心 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
指導老師|湯景光、鄒玟珊
助教|林彥丞
學員|郭婉萱、陳威仁、陳玟寧、洪瑞隆

策展統籌|鄒玟珊


- 展覽資訊 -

心照布宣~拼布藝術聯展

展覽日期:2022 / 12 / 08(四)– 2023 / 01 / 11(三)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12/08(四)10:30
創作者導覽:12/08(一)11:30


- 參觀資訊 -

展場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停車優惠:參加本校藝術季活動者,可購買單日計次停車$50元優惠券

按讚成為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臺灣喜佳股份有限公司
課程合作:國立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策展實踐」課程
採編協力: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社教中心 拼布藝術策展工作坊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時光中的美力~童武義個展

Tung Wu Yi Solo Exhibition

時光中的美力

童武義個展

Artistic Aura in the Old Times-Tung Wu Yi Solo Exhibition

從小在靠海的小農村長大,國中畢業後離開故鄉到台北求學,一直無法適應繁華的都市生活,在鄉間、稻田裡、山林溝渠間遊走習慣了,到了都市叢林裡,總是渾身不自在而無法適應。伴隨時間的成長,潛藏在生命裡的本質,慢慢地浮現,是人間質樸的人性以及無私的自然之美。漸漸地看清自己,成為自己,找回自己前進的方向。

炙熱的太陽灑在整齊的稻浪裡,帶著鹹味的海風穿過每個漁人,望著遠方夢想中美麗居所的孤鳥,在火光四射的製造所裡、溪流原野間,總是蘊藏著神秘動人的生命力,有著宏偉壯麗的美感,更蘊含著崇高的精神內涵。

在用色與運筆間表現當下情緒,在每一幅作品裡承載著一段記憶,體現著一種心境,也是生命狀態的一種紀錄。心中形象的投射,不固定使用一種方式技法創作,因應心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創作應該是活的,是生命不斷的演繹變化、思考想像創造出來的結果,創作形式也應配合內在意義與情感而有所變化。

在生命時光的河流裡,體悟自然與生命的悸動,化為最單純原始的創作養分,傳達情感、生命和情緒的共鳴。


- 藝術家介紹 -

童武義,出生於新竹縣,台灣師大美術系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擁有豐富的個展經驗與美展獎項,獲獎無數,技法紮實。他以人文寫實的畫風,描繪人際之間的情感流動,寫生藍領階級的勞動現場,刻畫本土島嶼風情。早期以水彩創作而知名,疊染描繪具象自然風景,其後融合蛋彩與水彩技法,追求風景中深邃豐富的層次,呈現靜謐動人的生命之美。

- 童武義簡歷 -

2019 美術系研究所碩士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台灣

【個展】
2018 「原初」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新竹,台灣
2016 「二月人間」日帝藝術,台北,台灣
2013 「心之東境」榮仁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南,台灣
2013 「島嶼境觀」博藝畫廊,台北,台灣
2011 「大地觀物」榮仁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南,台灣
2010 「島嶼風情」新竹教育大學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台灣
2008 「美麗心世界」新竹市文化局梅苑藝廊,新竹,台灣

【獲獎】
2008 台北縣美展水彩類 (全國組) 第一名
2008 溫世仁百合獎全國寫生比賽 銀獎
2007 溫世仁百合獎全國寫生比賽 銅獎
2006 桃源美展水彩類 第三名
2005 新竹美展油畫類 竹塹獎
2004~2006 新竹美展水彩類 竹塹獎
2004 58屆全省美展水彩類 第三名


- 展覽資訊 -

童武義個展 Tung Wu Yi Solo Exhibition

展覽日期:2022 / 10 / 26(三)– 11 / 26(六)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藝術家導覽:10/29(六)14:00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週六 10:30 – 16: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2022六燃文件展:移動的六燃

The Sixth Fuel Factory in Motion

2022 六燃文件展

移動的六燃

The Sixth Fuel Documenta 2022:The Sixth Fuel Factory in Motion

策展人:賴雯淑(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研究員)

- 策展論述 -

「移動的六燃」給出了「移動的博物館」之想像,也是 2022 年六燃文件展的命題。與其說移動是打破定點,不如說是移置自我,超越框架。是認知、思想、典範的移轉,是歷史、行動、言說的挺進。

六燃文件展將透過保溫的六燃、屹立的六燃、移動的六燃、分散式博物館四個特色分項,逐一探討永續生活、在地紋理、文資詮釋、治理策略、歷史書寫、博物館典範的六種移動,思考六燃去中心、分散式博物館的可能性。

以藝術跨域實踐、永續生活設計、智慧科技保育、田野走讀漫遊、六燃地方學講座、博物館焦點團體等行動,逐步建構六燃地方學的知識系統與六燃生博物館架構,明晰六燃文史的脈絡,揭示六燃二戰工業遺構的當代價值與定位,連結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與臺灣高科技的臍帶關係,將全球語境下的六燃生活、生命與生產之新意義帶至光亮處,給出六燃活隱喻・活博物館的文化路徑與動態系統。(撰文/策展人 賴雯淑)

更多展覽內容請見 六燃展覽官網
關鍵字:#六燃文件展 #移動的六燃 #分散式博物館 #文化路徑 #文資詮釋 #博物館治理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展覽製作團隊 -

六燃策展團隊

策展團隊|陽明交大六燃博物館團隊、陽明交大六燃保溫團隊
策展人|賴雯淑
展覽協調統籌|何平
專案助理|蔡乙慈、沈致軒
視覺設計師|吳致怡
多媒體與網頁設計|沈君怡
宣傳影片|張懿
光牆設計|邱筠穎
設備與技術|賴威漢
展場規劃施作團隊|黃聖軒、陳怡均、境衍設計事務所

藝文中心執行團隊

總製作人|洪惠冠
展覽總監|湯景光
活動場運|鄒玟珊
陳明章講唱會之表演統籌|王麗娟
陳明章講唱會之劇場技術|徐仲驊、李念恩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2 / 6 / 6 (一) – 7 / 20(三)
主展區:交大校區 藝文空間
延伸展區:新竹六燃 大煙囪保溫基地

開幕茶會:6 / 6(一)12:00 ﹝特別表演:黃子軒〈最好的時光,大煙囪〉新曲發表﹞
策展人導覽:6 / 6(一)13:50﹝特別表演:曙光女中霸玩姊妹〈囪囪〉新曲表演﹞
﹝主講:賴雯淑(陽明交大應藝所副教授)﹞
地點:交大校區 藝文空間

停車優惠:凡參加開幕相關活動或參觀展覽,均可購買本校單日計次停車$50元優惠券,每人限乙張。


- 系列推廣活動 -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講座主題:【從Covid-19與俄烏戰爭談二戰城市(新竹-六燃)80年的城市變遷】
主講人:趙家麟(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城鄉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及地景建築系教授)

時間: 5 / 18(三) 13 : 20 - 15 : 10
參加方式:線上參與 (即時觀看,講座結束後無法回放)
主辦單位:陽明交大博雅書苑、藝文中心

漫遊六燃~唱新竹

Flânering under the Big Chimney

原訂 6 / 11 ( 六 ) 舉辦的兩場活動-「漫遊六燃~唱新竹 – 黃子軒與山平快」走唱演出 與「《幽靈記憶》– 多媒體光桌說故事表演」,因天氣預報梅雨季連日大雨,為了提供舒適的活動體驗與人員安全,與表演者及場地單位評估狀況後,決定改期至 6 / 19 ( 日 )舉辦。
「漫遊六燃~唱新竹-黃子軒與山平快」走唱演出活動原已報名額滿,延期將以有報名的民眾優先參與,若尚有名額的話, 6 / 13 ( 一 )會重啟報名,請密切關注大煙囪之家FB粉專公告~

演出者:黃子軒與山平快

時間:6 / 19(日) 15:00-17:00
地點:新竹六燃 大煙囪保溫基地(新竹市建美路38號 大煙囪下的家)
參加方式:線上報名,免費入場

活動介紹:

在新竹長大,兩度獲得金曲獎的黃子軒與山平快,繼山線平快、小都漫遊、市場 online 等唱遊計畫,2022 年帶著「新竹 x 六燃」新創作,跟著陽明交大六燃團隊,迎向新竹的風,走入大煙囪廠房基地。邀請大家在一個暖暖的週六下午,跟黃子軒與山平快一起用耳朵聆聽,用雙腳移動,探索六燃的故事,用眼與心來感受時代所留下來的生活紋理與空間觸感。

關鍵字:#Sixth Fuel Factory #Music #Field Trip #Flâneuring #六燃 #音樂 #田野 #漫遊

FB:黃子軒與山平快 ZiXuan & Slow Train

《幽靈記憶多媒體光桌說故事表演

Phantom Memory : Multimedia Light Table Performance

原訂 6 / 11 ( 六 ) 舉辦的兩場活動-「漫遊六燃~唱新竹 – 黃子軒與山平快」走唱演出 與「《幽靈記憶》– 多媒體光桌說故事表演」,因天氣預報梅雨季連日大雨,為了提供舒適的活動體驗與人員安全,與表演者及場地單位評估狀況後,決定改期至 6 / 19 ( 日 )舉辦。

表演團隊:

導演與藝術總監:賴雯淑
演出者:孫佳綺、黃翊、傅昀畇、楊雅儒、莊士頡、吳灃晉
製作執行與紀錄片:周宣
開頭動畫:楊雅儒
光桌程式:王郁勳
技術支援:賴威漢

表演時間:6 / 19(日) 19:00開始,演出長度約60分鐘
表演地點:新竹六燃 大煙囪保溫基地(新竹市建美路38號 大煙囪下的家)
參加方式:免費自由入場

作品簡介:

本次《幽靈記憶》多媒體創作表演,除了意圖透過影像說故事的方式,讓新竹六燃豐富的歷史紋理和戰爭寓意被看見,也希望藉由藝術展演做為另類的發聲管道,讓生活在臺灣的各種文化族群、新舊世代,都能有機會重新回顧這段關於殖民歷史與生命經驗的故事,並與之進行對話、建立聯結。

透過跨領域合作,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整合時間影像、說故事、表演三種媒介,以多媒體光桌說故事的方式,重新詮釋2019年的六燃國際互動劇場作品《原諒・遺忘》,引領觀眾穿梭於幽靈記憶、日常生活與虛擬時空,來回遊走於六燃歷史、記憶、想像的沈積層,一起感受其中特有的內在時間意識、印記美學與敘事景深。

表演形式說明:

「多媒體光桌說故事」展演形式是由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獨門開發,從2011年首次在德國萊比錫首演至今,前後經過六次程式優化,演出功能日趨完善,應用也愈趨多元。它是一種透過電腦程式語法來整合多種表現媒材的說故事方法,能結合手繪動畫、影片、表演、音樂、語言、賽璐璐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與媒材,透過實物攝影機、光桌、投影機為介面,在程式的整合下,讓影音複合媒體說故事成為表演形式。光桌說故事最獨特之處在於影像出現至消失具有延遲暫留的特性,讓穿梭移動於光桌上的圖像,會隨著操作賽璐璐片的雙手,一起留下殘影,暗示時間流逝的軌跡和記憶的堆疊沉積。

2022六燃文件展:移動的六燃 /陳明章講唱會

2022 月光暝—陳明章二音和弦校園講唱會

Moonlight Night - Chen Ming Chang's Taiwanese Guitar Tunings : Two-note Chord Theory Singing & Talking in Campus

時間:6 / 18(六)19:30
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交大校區活動中心 2 樓)
參加方式:線上免費報名

演出者:

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
主唱、吉他_陳明章
鍵盤、胡琴_蕭詩偉
笛子、合聲_林玲安

活動介紹:

「音樂無法單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唯有聆聽它的樂聲,才能直接闡述它的藝術美感。」

本場音樂會特別邀請《新竹風》的作曲者陳明章,分享從台灣這塊土地滋養出的音樂,讓學子們直接感受音樂的魅力,期盼啟動校園自發之草根文化能量,重新發現新竹六燃文化資產之美。

誠摯邀請大家來現場聽陳明章如何將台灣傳統音樂的精隨,把曲式變奏、和弦運用,融會貫通在現代的音樂中,成為具有世界音樂特色的新世紀音樂風格。

演出曲目:

  • 月琴組曲
  • 平溪的小火車
  • 相逢台北橋
  • 再會吧北投
  • 下午的一齣戲
  • 蘇澳來的尾班車
  • 流浪到淡水
  • 新竹風

(※參考曲目,演出者保留變更之權利。)

六燃新書 X《燃後》創刊號發表會

— 王俊秀 x 趙家麟 x 賴雯淑 三位教授

時間:6 / 18(六)14:00 - 16:00
地點: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校區人社三館一樓 HC103教室
參加方式:自由入場
線上看:《燃後》Zine小誌創刊號

更多活動參加資訊將更新於「大煙囪下的家」FB 粉專。


- 參觀資訊 -

2022 六燃文件展:移動的六燃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週六日 10:30 – 16:30 (7/3、7/10、7/17週日休館不開放)
展場地址: 交大藝文空間(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延伸展場地址:大煙囪下的家(新竹市建美路 38 號)

更多活動詳情歡迎按讚追蹤 「陽明交大藝文中心」 FB 粉專。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新竹市政府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藝文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校務大數據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合作單位:中原大學、清華大學、高雄大學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信仰的原生態—曾雍甯個展

Tzeng Yong-Ning Solo Exhibition

信仰的原生態

曾雍甯個展

Primitive Landscape of Belief :

Tzeng Yong-Ning Solo Exhibition

策展人:張孟起

- 展覽介紹 -

從狂狷青年時幻光飛揚的律動,走到壯年當下,在色彩山嵐之間繞行的思辨過程;藝術家曾雍甯的所知所感,源於他對自然的著迷。其中那原始而生機盎然的樣態,隨著歷練的積累,與藝術表現的細微變化,逐漸凝聚成一種近乎信仰的力量。這份信仰來自宗教又超越了宗教,關乎光、色、碎形、有機的蔓延和未來自然的紋樣。在《信仰的原生態》之中,可以飛翔也可以漫步在這份對於自然的熱切渴望,或者,我們閉上眼睛再睜開雙眼,便穿越了時空,與下一個世代的元宇宙遙望相視。

This is an explorative process winding through mountains of colors, from the wild flashes of youth to the current prime of life. Artist Tzeng Yong-Ning’s perceptions come from his fascination with nature. The primitive and vigorous conditions therein,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and the subtle evolution of artistic expressions, have built up to a kind of force akin to belief.

Such belief came from religion yet transcends religion. It involves light, colors, fractals, organic proliferation, as well as natural patterns of the future. In “Primitive Landscape of Belief,” we can fly as well as stroll through this keen yearning for nature. Meanwhile, as we close our eyes and open them again, we can travel through space and time to gaze into the metavers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 藝術家介紹 -

曾雍甯以原子筆作為主要創作媒材的基礎,為台灣當代繪畫拓展了繽紛的樣貌,並持續融合各種素材的嘗試,豐富畫面的表現形式與內容。原子筆繪畫高度仰賴手作勞動,彷若是編織而生的織物,以多層次的線條塑造細密的紋理、紋樣。此外,他從自然的樣態出發,透過幾何抽象賦與自然另一種造形的韻律;近期作品更類似山形晶體的結構,讓循環的視線繞行著由內向外繁衍,進而延展了平面繪畫中更為沈浸而溫暖的凝視。

Tzeng Yong-Ning has carved out a new contemporary style of Taiwanese painting with his main application of ballpoint pens, also, spent much effort in experiencing divers materials and enriching the forms and contents of his artwork.  Ballpoint pen painting deemed as a form of labor-intensive handiwork, as a fabric from practical weaving process, and tops them with textures and patterns made from multi-leveled lines. 

While setting off from natural, the geometric forms create another formal rhythm, and in the recent works, Tzeng develops a mountainous crystal-like composition, which invites our attention to follow the circular rotations develops from the center, then, extends a more gentle and immersive gaze in painting. An incessant overlapping, repl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extends outwardly from.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2 / 4 / 28(四)– 5 / 25(三)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4 / 28(四)12:00
藝術家導覽:4/ 28(四)13:50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 講題:「藝術的信仰~曾雍甯的專業藝術家生涯」
  • 引言人:張孟起(高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 與談人:曾雍甯(藝術家)、林翰君(宜蘭美術館展覽組研究員)
  • 時間:4 / 27(三)13:20-15:10
  • 地點:交大校區圖書館 B1 浩然國際會議廳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協辦單位:高士畫廊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長夜漫漫-2022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2022 NYCU Arts Clubs

長夜漫漫
2022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Wandering In Endless Night-

2022 Group Exhibition by NYCU Arts Clubs

上課、讀書、考試,生活如齒輪般規律運轉。一堂課過去了,還來不及買一杯咖啡,下一堂課的鐘聲又響了。離開寢室之前,天還亮著,下課後,夜幕已低垂,時間快得我們來不及放慢步調。

幸好,在漫長的夜裡,我們拾起屬於自己的時間,讓思緒漫遊在風未曾停過的道路上。或許是喝一口茶、聽一首歌,又或許是讀一首詩的瞬間,靈感隨著窗邊的風吹過,向寬闊無盡的星空流去。難得閒適的夜裡,六個社團透過自己擅長的創作方式表達想法,掙脫現實束縛,釋放自由的靈魂。我們說出內心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盡情揮灑熱忱。

長夜漫漫,眾人酣睡時,我們成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閃爍著各自的光芒、照映彼此。


- 參展社團介紹 -   

.美術社 —

長夜漫漫路迢迢,提起筆將生活的吵雜與紛擾,化作筆尖上的染料,揮灑在畫布與星空中。鉛筆摩擦畫紙的聲音,劃破了寂靜的夜,伴我們度過漫漫長夜。

.攝影社 —

悠長的夜晚裡,閉上眼睛想像著無數個畫面的可能性,期盼能在未來的某一刻,遇見腦海中的景色,按下手中相機的快門,用光影捕捉現實與想像交匯的瞬間。

.陶藝社 —

最貼近自己的創作都發生在夜深人靜,因為那是個與自己對話最深刻的時候。轆轤慢轉聲,應著外頭的窸窣蟲鳴窯火搖曳影,映著穹頂的月明星稀長夜漫漫,夜還深著呢。

.漫畫社 —

夜幕低垂,伴隨著滿天的繁星跟寂靜的夜晚,課後疲倦的大腦和提神的咖啡因,交織出一幅幅千錘百鍊的畫作,讓我們尋找有相同愛好的知音。夜,還很漫長,創作,還在繼續。

.數位音樂創作社 —

與社員聊天,總是免不了在言詞間透露徹夜作曲而產生的疲憊
埋首於譜寫旋律的後果,就是忘卻時間的遷流,回神時已然是深夜。
長夜漫漫,見證了我們無數作品的誕生,也融入了旋律。

.書法社 —

長長宣紙高冷中透露著不甘睡去的倔強
夜色下墨汁伴毛筆在紙上溜著雙人滑冰
漫漫長夜  我帶著幾分微醺     自顧自的
漫步在月光下  留下一行行湛黑的痕跡


- 參展名單 -

參展社團:美術社、書法社、攝影社、陶藝社、漫畫社、數位音樂創作社

美術社
江雨桐 老師、林授昌 老師、何品穎、吳傳甯、林宏一、林圓緣、邱奕庭、許安廷、陳昱昇、陳禹臻、游喆為、黃瑞宇、楊慧忻、趙禹、劉忠賢、盧玟新、賴彥合

書法社
吳振源、周岷玄、林俊宏、張睿紘、陳姮安、陳姵安、楊清芳、蔡佩璇

陶藝社
李衍慈、林貫勻、許竣捷、陳品伃、游皓誠、蔡佳霖、張郁卿、林采瑄

漫畫社
Fuchi、ShaXiao、アカトシュ、レイジンー、吾鳴、李明謙(Vtuber社)、郭原銘(C4)(Vtuber社)、趙柏凱、錢昀

數位音樂創作社
唐子勛、游正緯、陳庠宇、COLA 6、ネロ、李婉倩

攝影社
王淞正、施枚均、張恩菽、許睿為、陳克齊、陳澤宇、程仲璿、黃郁珊、廖國評、潘泳卉、蘇新友


- 相關活動 - 

交大日】開幕茶會 x 導覽 x 體驗工作坊:4/9(六)10:30

開幕導覽 10:30-12:25
開幕/導覽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體驗工作坊 13:30-16:30
體驗工作坊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藏夜漫漫_解謎遊戲

白日版:週一至週五10:30-18:30
黑夜版:4/18(一)19:00 黑夜版解謎報名:長夜漫漫-2022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點我報名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2 / 3 / 29(二)– 4 / 19 ( 二 )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交大日] 開幕茶會 x 導覽 x 體驗工作坊:4 / 9(六)10 : 30
參展社團:美術社、攝影社、陶藝社、書法社、漫畫社、數位音樂社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4 / 4 ~ 4 / 5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課外活動組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登入真實___2022陽明交大建築展

Login to Reality

登入真實
2022陽明交大建築展

Login to Reality –NYCU GIA Project Review

跨入後疫情時代,日常經驗、推測顛覆與過往認知的空間邊界變得模糊而混雜,虛實場景交錯投射的情形也愈趨頻繁地出現,幾乎指向為未來設計生活的新常態——我們登入、登出,在有限的系統與無限的媒材轉換之間,拓展設計構思、溝通的維度,逐步完成作品。

2022 GIA PROJECT REVIEW 將引導觀眾登入疫情風暴中/後的建築製作現場,參與設計師所面對課題與挑戰。

設計,我們登入 Google Earth 虛擬移動,環視現場。
設計,我們登入應用視窗,在數位空間創建擬像物件,以之作為想像力與對話的載體。
設計,我們需要擬像轉化的關鍵決策,確認其以何種實體狀態,登入真實世界。

We log-in to online mapping platforms before design to observe around the scene. We log-in to the digital programs during design to create models as a carrier for imagination and future dialogue. We need to make the key decision after design: how would the models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real world?

In the post-epidemic pandemic era, the spatial boundaries between daily experience, speculation and past cognition have become blurred and mixed. The scenes that interlaced reality and virtuality have also appeared more frequently. The phenomenon points out designers’ new normal life: we log in and log out, expanding the dimension of design concepts and communication, and gradually building the knowledge to complete the work.

2022 GIA Project Review invites you to log-in to the design works, ideas and future scenarios, to experience and identify the issues or challenges we are facing this year.




- 展覽製作團隊 -

指導老師|徐宇亮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湯景光
活動場運:鄒玟珊

學生策展團隊|

總召:謝昀軒
副召:楊佳儒
平面設計:賴柏伶、林奕辰
展場製作:王楷廷、鄭兆麟、羅妤瑄、黃信翔
影片製作:楊盈莊、楊陸捷
網站裝置:蕭鈞豪、林蕙心、徐華均
活動公關:陳郁荃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2 / 2 / 24(四) – 3 / 22 (二)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2 / 24(四)14 : 00
創作者導覽:2 / 24(四)14 : 40


- 推廣活動資訊 -

Login to Reality

沙盒之夜

Sandbox Reunion

活動時間:3/05(六)16 : 00 - 21 : 30
活動流程:

  • 11 : 00 - 11 : 30 展場導覽 [ 上午場 / 場次1 ]
  • 15 : 00 - 15 : 30 展場導覽 [ 下午場 / 場次 2 ]
  • 16 : 00 - 18 : 00 沙盒之夜 [ 上半場 ]
  • 18 : 00 - 19 : 30 中場休息
  • 19 : 30 - 21 : 30 沙盒之夜 [ 下半場 ]

活動地點:陽明交通大學 人社一館1F建築所

陽明交大建築所成立已超過廿餘年
培育出活躍於各界的當代建築人
《沙盒之夜》活動邀請到創所以來的優秀校友
回母校分享自建築所畢業後
登入真實的職涯歷程與實務經驗
希望匯聚並促進 GIA建築人的世代交流

當日活動包含圖書館B1藝文空間【登入真實~2022建築展】導覽活動
(分上午/下午兩場次,請任擇一場次報名)
與「沙盒之夜」皆開放免費參加
歡迎大家提前線上報名蒞臨指教~

(以上活動遵守防疫相關規範,若活動期間遇疫情升至第三級警戒則改為線上舉行)

更多活動資訊請上展覽粉專查詢:

FB: 陽明交大建築展 GIA Project Review   

IG: gia_projectreview

(開放時段如有需安排團體導覽,可提前私訊展覽粉專)


- 參觀資訊 -

登入真實 - 2022 陽明交大建築展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3 / 5 週六開放10 : 30 ~ 16 : 30;2 / 28 週一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請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天使美術館

2021陽明交大應藝所聯展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

展覽,來自拉丁文 ”ex” ,即「外部」以及 habere之變異,持、握,亦或給予與接收之意。泛指於特定時間供人參觀的事件,其性質是時基的(time-based),同時也是空間基礎的(space-based)。透過共時性的或歷時性的物件陳列、事件的發動,涉及語言的/非語言的(verbal/non-verbal),關乎個體的/群(集)體的(individual/collective)內在運動的外部化。

展覽的組構本身即為多層次的,包含組織者、參與者、參觀者等,諸多構造者互動交換資訊,達到認知、認同,甚至交易之效力。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6 / 3 – 7 / 7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6 / 3(四)14:00 
創作者導覽:6 / 3(四)15:30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6 / 14 週一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更多詳情請看藝文中心 FB: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但少閑人-2021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But Few Idlers

但少閑人

2021 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But Few Idlers -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NYCU Arts Clubs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千年之前,蘇軾與友人夜遊承天寺,
曾有「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之感慨。

如今,
相較於成天埋首於網路、課業的「忙」人,
縱情並靜心於藝術創作、欣賞的「閑」人,
能有多少呢?

「但少閑人」等寥寥數語,也道盡創作的孤獨。

精采紛呈,氣氛甚佳,只可惜眾人多未能識。
若創作者有幸透過藝術作品,呈現內心意境,
便能與觀賞者偶遇於展場,
縱使只有轉瞬之間的共鳴,豈非快事!


- 實境解謎活動 -

闖關完成可以轉蛋乙次拿獎品~

填寫回饋單可以再抽威秀電影票!

But Few Idlers

實境解謎工作團隊

攝影社:鄭驊妤、黃鴻儒
數音社:鄭子淥
書法社:吳振源
美術社:陳昱昇、王顥雲
陶藝社:蔡佳霖

- 參展同學 -

攝影社:黃鴻儒、胡英祈、廖國評、陳文柔、李家俊、張心茲、王淞正、楊宗承、許朝鈞、林辰安、許睿為

數音社:唐子勛、鄭子淥、莫子賢、黃榆庭、游正緯、王宇晨、陳庠宇

書法社:吳振源、張睿紘、陳姮安、周岷玄、林沛玲

美術社:王文賢、盧玟新、陳昱昇、楊慧忻、劉忠賢、陳曄瑩、鄭祐承、王顥雲、林奕辰、邵筱庭、張君廷

陶藝社:陳宗孟、白雪花、周政緯、潘嘉泠、謝佑承、蔡佳霖、黃嘉男

漫畫社:王昶淵、張光予、顏子芸、王心柔、錢昀、蔡恩昊、紀馨如、郭原銘、陳詠萱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3 / 29 ~ 4 / 16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參展社團:美術社、攝影社、陶藝社、書法社、漫畫社、數位音樂社

開幕茶會:3 / 30(二)12:00

交大日暨導覽活動:4 / 10(六)
10:30 學藝性社團聯展創作者導覽
13:00 數音社【開場表演】
13:10 書法社【現場揮毫及社師互動式問答】
13:30 美術社【水彩微社課體驗】
15:00 漫畫社【熱縮片體驗】
15:30 陶藝社【植栽體驗】
10:30-16:30 攝影社【鏡頭語言/影像敘事】相印機體驗活動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
(4 / 2 ~ 4 / 5清明閉館;4 / 10 週六開放10 : 30 - 16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洽詢電話:(03)513-1233

更多詳情請看藝文中心 FB:NYCUArtsCenter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課外活動組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偽現場

Pseudo Site - Group Exhibition

偽現場

Pseudo Site - Group Exhibition

現代人被生活中各種角色、雜事、訊息,攪拌切割得不成人形,有的是作繭自縛的訊息控、有的是為了生計、生養、奉養的不得不,分秒必爭與人手一機的現代社會,自身身體與影像之移動,是否也在一個個偽現場中擺渡與過場?

藝術家為時代之先驅,應具洞見之明。回溯柏拉圖於《理想國》卷十〈來生說〉中指出,藝術家是一位大魔術師,就某種意義創造了不具實體功能的表象物件,偽造一個場境。

本展企圖透過八組藝術家展出之作品帶領觀者重新檢視自我與周遭,或許可以透過藝術之眼,去反思、拆解日常之所見所聞,去設想、質問個體存在之於自我與他者、真實與虛幻、時間與空間的意義,以靈魂之眼燭照,澄明觀看。

參展藝術家:Gina Chou & Yoyo Chien、王俊傑、李小鏡、姚瑞中、陳松志、默箏、蔡孟閶、謝素梅

- 策展人介紹 -

張玉美,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自由文字工作者、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組。現職好思當代畫廊經理、財團法人榮嘉文化藝術基金會典藏研究員。

曾策畫的展覽有:「哼一首卡克羅曲:陳芷筠個展」、「躍動的生響:楊子雲個展」,以及國際藝術家駐村展演活動暨工作坊「Fieldwork田野調查:HELÍ GARCÍA個展」、「映心山水:金容沅個展」等。

- 參觀資訊 -

展覽日期:2020/ 10 / 28 – 12 / 7
展覽地點:交通大學藝文空間
藝術家面對面:10/29(四)12:15
報名網址:按此報名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0:30–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 交通大學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洽詢電話:(03)5131233

更多詳情請看藝文中心 FB:NYCUArtsCenter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好思當代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財團法人榮嘉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志嘉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