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展覽

【拼布傳情活動】心照布宣 ■ 告白牆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拼布傳情活動

心照布宣 ■ 告白牆

【Patchwork Gifting to Convey Love】Love Chemistry – the Wall of Love Confession

- 活動介紹 -

在煩惱你的舊衣服該如何處理嗎?
除了回收之外,
舊衣物還可以透過二次創作轉化成藝術品!

本活動鼓勵大家拿出想丟棄的舊衣物
任意剪下一塊方形
留下想要說的話
可能是一段情感的抒發
或是一句溫柔的告白
亦或是寫下從未說出口的對白
讓這些文字透過布料增加傳達時的溫度
將文字的溫度刻印在舊布料上,注入藝術新生命。

最後會幫大家拼組成一件約六米長的大尺幅布幔
年底有機會在藝文空間展出!

投得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 布料創作募集 -

  1. 材料:回收二手衣,布料材質請避免「超彈性布」(例如:羅紋布、運動材質布、毛衣針織材質布、毛巾)
  2. 布料尺寸:自行剪裁成正方形,尺寸為 21×21 cm
    可用 A4 紙當比例參考,用短邊對摺長邊所形成的正方形就是了!
  3. 創作範圍:往內縮 1 cm,也就是 19×19 cm
  4. 創作內容:不限。
    簽自己的名字很好,或寫一段給自己/給某人的話,也歡迎自行創作圖案!
  5. 創作使用媒材:不限。
    可用原子筆、彩色筆手寫,或用拼布、刺繡、縫紉等方式皆可。


- 繳件說明 -

  •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 5/31(二)
  • 如何繳件:
    把創作好的布料繳至交大校區藝文空間現場報名,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 10:30-18:30
  • 參加對象:不限師生,任何人都歡迎。一人可繳交多件。
  • 展出時間:匯集的布料預計拚組成大型裝置作品,於 2022 年 12 月份展出在藝文空間。
  • 備註:
    • 布料提供:可至藝文空間借用所需尺寸的裁剪工具,或免費索取裁切好的布料。
    • 主辦單位保有最後挑選與決定拼接位置之權利
    • 繳交布料不可索回。
    • 若有疑問,歡迎到藝文中心 FB 粉專私訊留言。


- 步驟範例 -

※如何利用舊衣物剪裁作成作品:(製作步驟依序由左至右完成)

製作步驟依序由左至右完成

※生活中如何找到 21 x 21 cm 的方形度量衡:

剪出 21 x 21 cm 的尺寸


- 參加好康 -

繳交作品即獲抽獎資格,抽出獎項包括如下:

頭獎1名:夏慕尼鐵板燒雙人餐券 乙份(市價約 $ 2500 元)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貳獎1名:IKEA 鯊魚 乙隻(市價約 $ 700 元)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參獎共2名:威秀電影票 乙 張(市價約 $ 320元)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小獎共30名:藝文中心 紀念禮品(市價約 $ 350元)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特別獎30名:臺灣喜佳甜心面紙套體驗課程(市價約$80元)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投得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臺灣喜佳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視覺的曲.視覺的歌:王鍊登造形美學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視覺的曲.視覺的歌

王鍊登造形美學展

Visual Melody, Visual Song - Aesthetic Presentation by Lienteng Wang

- 展覽介紹 -

所謂「造型藝術」應該包含兩個不同項目:其一,是傳統認知之繪畫與雕刻。現今又列入其二,現代設計所產生之物品;如:背包、項鍊;甚至手錶等大眾帶有審美特質之生活用品。

在大眾身邊之物品,可分為實用性之物品,以及只為欣賞用之物品;後者,創作時往往只要求有「美感」之特性。

王鍊登在「純藝術」創作中,很早就開始繪作「抽象」作品;認為「具象作品」是「視覺的歌」;而「抽象作品」則是「視覺的曲」。前者混入生活中之「視覺語言」;—也就是描寫生活中的「工具」;「曲」則只是「直覺」的感受之作用;因此,「具象畫」是在描寫一種事物;「抽象畫」則直接給予「美的直覺感受」;就像在聽美好的曲子。

- 藝術家介紹 -

台灣造形藝術與現代美學生活實踐的耕耘者

王鍊登,出生於清水農家,從小品學兼優又天賦藝秉,在師大美術系七學期獲得黃君璧獎學金,因而擔任北一女美術老師並創作小綠綠儀隊前後兩套服裝設計,考上德國獎學金,成為台灣第一位留德的工業設計學者。

活躍並奉獻於造形藝術教育文化以現代比較美學思想立言,影響台灣文化發展甚鉅長久以來協助新竹地方玻璃工藝文化發展,是工藝學者、是設計師、也是造形教育家,更是極具實力的造形藝術家。

從純藝術經過現代設計洗禮,在在粹鍊出台灣式美學風格,表現多類造形藝術領域的歷史軌跡與光芒。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12 / 9 – 2022 / 1 / 11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 (12/31 週五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莊普新「境」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莊普新「境」展

New “Jing” - Tsong Pu Solo Exhibition

圖書館數位典藏系統 (莊普展導覽網頁)

- 展覽介紹 -

如果從一個邏輯脈絡上來看,莊普的幾何繪畫作品發展是掌握了—「從繪畫到幾何」的關鍵問題,是在於近年來莊普作品中愈來愈多的使用了後現代藝術脈絡中的“後”這個關鍵因素。由於「後」,莊普在 1980 年代以來的幾何繪畫,便具有自身的解釋性,也具有與冷僻純粹的現代主義沒有的溫度,它可以是歷史的、情緒的或是不同於中心性的其它視角形態。

From a logical perspective, the geometric paintings of Tsong Pu have progressively appreciated the key issue of “from painting to geometry.” In recent years, Tsong Pu has used in his work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key element in post-modern art (i.e., “post”). Because of “post,” his geometric paintings since the 1980s have the nature of being self-explanatory and the warmth missing in the cold and pure modernism. It can be historical, emotional, or in other perspective forms different from centrality.

- 藝術家介紹 -

莊普,一位運用理性規制達到直觀詩意的當代藝術家,1983 年以極簡風格出發,並以此聞名。他也是一個興趣廣泛的創作者,穿梭於生活語境所觸發的醍醐灌頂式的創作興味是其根本興趣。

作品無論是在複合媒材、裝置藝術或繪畫創作,擅長以自我主觀性,加入一種令人無法預期、充滿驚喜的手法,他篩瀝日常生活中,那些細微、不被注意的事物;或是外在看來平淡無奇的小事,從中提煉出對現代性場域的思考。

Tsong Pu, a contemporary artist who employs rational discipline to achieve an intuitive poeticness, became well-known for his minimalist style in 1983.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interests, he is fundamentally engrossed in the empowerment that is sparked when creating while navigating everyday life contexts. Whether through mixed media art, installations or paintings, he excels at expressing his subjective self, often incorporating unexpected and surprising elements in his practice. He sifts out the subtle, unnoticed things from daily life, or the apparently ordinary and trivial things, and from them, he distills his thoughts on modernity.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10/ 27 – 11 / 29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10/28(四)12:00
藝術家導覽:10/28(四)13:50

-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 

  • 講題:「簡單就是美–心靈與材質的邂逅」

  • 講者:莊普(藝術家、第21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

  • 時間:10/27(三)13:20-15:10  

  • 地點:交大校區圖書館B1浩然國際會議廳

  • 簡介:

    我對說故事不那麼有興趣,正因如此,不會在藝術創作上有很敘事性或教育性的視覺藝術作品,相反的,會盡量在基本的層面表達其精神性。 我們可以理解無限大或絕對的力量,卻無法在有限的時空中表現它們,但可以用某種看來跟繪畫毫無意義的簡單事物或方法來暗示它們的存在。這個方式就是「無定形狀態,即形式的缺乏」,希望能把視覺表現降到最低,通過這樣的「負表現」,召喚對作品本身無限地沈思,而非肉眼所見的形象物,盡可能表達藝術即生活。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陽明交大共同教育委員會、誠品畫廊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後藝情時代: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聯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後藝情時代

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聯展

Art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1 / 9 / 23 – 10 / 19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9 / 30(四)10:30
創作者導覽:9 / 30(四)11:30

線上展覽網址:https://iaadesign.web.nycu.edu.tw

展覽論述

因為疫情的出現,打亂了人類原本的生活方式,民眾不得不戴起口罩,並習慣前所未見的防疫措施與社交距離。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可能會使彼此距離更加疏遠,但是在疫情肆虐的時期,卻也是科技讓我們能用新的方式繼續生活著,安全地和彼此保持聯繫。而對於創作者而言,科技的引入是否能夠同樣替藝術、設計帶來新的能量,為後疫情時代開啟更多可能性?

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將於9月23日至10月19日假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舉辦『後藝情時代—2021陽明交大應藝所聯展』,展覽匯集不同領域的創作,規劃了四個展區進行呈現-「科技迭袋」、「療癒設計」、「數位工藝」、「藝同漫遊」,希望觀眾能透過漫遊於這些作品之中,體驗作者所感,經由彼此感官的交錯,重新審視自身,同時喚起觀眾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

走入藝文空間展場,右手側即為「科技迭袋」第一展區,由許峻誠實驗室團隊、李建佑實驗室、詹力韋實驗室,與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合作,將本土技藝「布袋戲」結合VR、數位設計與製造、電動裝置等新興科技的成果。在延續舊文化的同時,並透過科技演繹出新的風采,如作品《戲皮》張慈恩許巧妮創作運用數位製造技術裁製戲偶的服裝版型,並結合皮革工藝,將版型數位化,在創新的同時降低傳統戲偶製作的門檻;《西田社偶頭造型設計系統》是由李建佑施帆師生共同打造透過戲偶頭部五官之資料庫,再以參數模型技術提供偶頭五官配對重組及調整之操作,使創作者得以數位方式創建新的特色偶頭;《掌中傳奇》作者陳昱誠發揮過去機械背景,創作一對電動骨架與控制手把,將時下電玩遊戲的元素,和傳統布袋戲的表演方式相互融合。《看見未見》王子依顏瑋辰神雨丹羅曉愉劉琳共同創作,利用3D列印與影像,傳達舞台之上的觀眾所見,即布袋戲偶的華麗服飾與令人驚艷的動作,而不得見到隱藏在戲偶布袋之內那一雙雙靈巧絕技之手。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不對稱》《幕前幕後》羅曉愉神雨丹劉琳王子依顏瑋辰李家慶王秋玄秘子尉共同合作的作品,其中《不對稱》作品是基於「西遊記」布袋戲劇目中孫悟空和鐵扇公主的形象來設計兩個虛擬戲偶,觀眾可以對比體驗傳統布袋戲的操偶,及與VR/AR等不同操偶方式,感受不同的互動載具去操控實體/虛擬戲偶之差異;《幕前幕後》嘗試使用不同新科技媒材進行再設計。此幕前幕後區,幕前展示角色設計、情境演變,幕後可以看見布袋戲之可能未來。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第二展區「療癒設計」運用設計的力量,賦予科技除了原有的物質性之外,亦能具有療癒生命的感性及溫度,使個體在物理上/心理上,能夠重新尋回原有的平衡;觀眾走上二樓印入眼簾的首先是《智慧醫療》,由李建佑實驗室的施帆賴威漢張政凱,透過參數設計技術使此一建模工作大幅自動化及界面簡化,而不需CAD相關背景才能操作,醫療人員或需求者能自行完成輸入並得到可供 3D 列印之檔案,大幅提昇穿戴用具設計簡易度與普及性。《相生共癒工作坊》吳冠儒老師帶領蔡沛軒王子依傅昀畇張慈恩黃亭捷莊士頡共同創作,於相生共癒工作坊透過自然體驗與新媒材的運用,重新探索科技與環境的相生關係、創作與觀賞過程的療癒性、以及自然於尋常卻不日常的可能性。最後是《藏於舊時光中的感官體驗》許峻誠實驗室的鄔銘鋮李京蔚蘇品儒黃家豪共同創作,本研究團隊著重於科技福祉的探索,藉由設計多種不同的人機介面,刺激人的感官,以用設計拓展科技於高齡照護的應用情景。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第三展區「數位工藝」將參數設計融入於傳統工藝當中,使皮件、藍染、家具乃至瓷器,都能以程式規則定義模型,並藉由調整參數大量探索設計結果,最終利用數位製造實現創作。《參數式協同設計藍染》熊姿潔將參數設計、3D列印技術結合於傳統藍染工藝中的「夾染」、「蠟染」兩大技法,透過數位化降低製作上的時間成本創造更多生產方式。《陶瓷 3D 列印》翁子馨張政凱利用陶土由土管透過氣壓及螺桿穩定輸出土條,再由 Delta 機器運動架構控制擠出的移動路徑,而能夠實現陶瓷 3D 列印的可能。《參數化榫接家具》蘇楷文設計出一套製作榫接和造型設計的方式,並維持在不使用螺絲的情況下保留原木材質的榫接特性,找出能加快生產速度跳脫機具加工限制且降低技術門檻的生產方式。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記憶X工藝X金屬》為「設計運算與數位製造」的課堂成果,精選陳昱誠張慈恩楊采寧許巧妮羅敏張政凱李芃萱等學生的作品,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運用鎳鈦合金之致動件,結合天然工藝材質所設計之互動傢飾產品。最後是由蔡佳勳所創作的《客製化皮革X參數式設計系統》藉由3D建模軟體Rhino的參數式外掛Grasshopper設計出一套幫助皮革初學者製作作品的系統。打破製作時的單一版型限制的同時也配合雷射切割機裁切版型和孔洞減少因經驗不足而導致的錯誤發生率。

第四區「藝同漫遊」拾取個體一連串的生命經驗融入於作品,觀眾能透過漫遊於這些作品之中,體驗作者所感,經由彼此感官的交錯,重新審視自身,同時喚起觀眾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歷史.結晶體》賴雯淑老師創作,利用流動的光線照射在多個不規則的壓克力多面體上時,會因每個切面的角度不一折射出多道方向各異的光線。歷史也會因視角或觀點不同,而給出各種的歷史敘事。《間諜垃圾/SPY GARBAGE》楊馥嘉透過吉利丁既有的物質性—「能轉印其他材質表面的印刷油墨至自身」,材料本身承載的人類意識膨脹,與周圍流動的氣味、影像、聲響,一同回應包含生態、科技、身體意識在內不可分割的總體。

王竣恆《S–T–O–C–K》作品由利用即時動態影像與自動裝置表達總體經濟、政經消息、人心人性等因素形塑出股票市場中的隨機,表層的價格與技術分析,源自於數字之下的社會脈絡與市場軌跡,以無形的力量驅動股價起伏。《早安老闆》許雅貞吳玫暄透過動態影像與互動裝置傳達矛盾是充斥在現今社會的一個現象,人類會透過不同的詮釋方式來包裝真實的反應。沈君怡《彼得潘的世界》透過繪本景框的限制,讓觀者和彼得潘一樣用受限的視角去觀看故事,並透過互動的手法看見溫蒂的存在以及讓彼得潘重新回到現實之中。《迷遊虛境》為「虛幻實境設計」課程學生周小淨蔡佳勳林沂蓁呂彥青王竣恆洪敏祐趙佳禾之作品展示,觀賞即進入虛實間的模糊地帶,探訪與迷走在各式的場域間,恍如身處夢境中,實踐感官接觸。

此次策展團隊還精心設計製作了展覽限定的「黑暗也擋不住你的閃耀」炫彩口罩,展覽期間每日限量發放25個給觀眾,口罩免費贈送,發完為止。此外,為呼應「後藝情時代」主題,9月30日舉辦的展覽開幕活動特別設計人機互動、人與電腦一搭一唱的主持演示,為虛擬與真實兩世界激發更多火花。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參展作者

參展老師|賴雯淑、李建佑、吳冠儒、許峻誠

參展學生|施 帆、張慈恩、許巧妮、陳昱誠、賴威漢、張政凱、熊姿潔、翁子馨、
     蘇楷文、楊采寧、李芃萱、蔡佳勳、楊馥嘉、王竣恆、沈君怡、許雅貞、
     吳玫暄、羅曉愉、神雨丹、劉 琳、王子依、顏瑋辰、王秋玄、秘子尉、
     李家慶、鄔銘鋮、李京蔚、蘇品儒、黃家豪、羅 敏、陳雅致、黃宜品、
     劉靜純、蔡沛軒、傅昀畇、黃亭捷、莊士頡、周小淨、林沂蓁、呂彥青、
     洪敏祐、趙佳禾

【展覽製作團隊】

指導老師|郭明浩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 湯景光
活動場運 鄒玟珊

學生策展團隊|
總召組 陳昱誠、許巧妮
視覺組 王子依、王竣恆、黃家豪、李京蔚
場佈組 顏瑋辰、許雅貞、楊馥嘉、劉琳、鄔銘鋮、羅曉愉
公活組 張慈恩、蔡佳勳、吳玫暄、蘇品儒
攝影組 蘇楷文、沈君怡
網站組 蔡沛軒、林坊羽
總務組 熊姿潔


【展場資訊】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10/11 國慶連假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陽明交大應藝所聯展

洽詢電話:(03)513-1233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存檔|聲・像・體 _ 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線上聯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存檔|聲・像・體

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

Save As | Sound .Image. Object -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

上線日期:2021/6/10(四)~8/31(二)


【展覽論述】

存檔指令(save as)於諸多應用程式中意指將使用者數據與操作軌跡以指定格式——定格、紀錄、維持於當前的操作狀態,作為記憶所用。意即使用者於程式中「定格-格式設定-外部化」的操作程序。

藝術作品即一連串對現實的封存、定格、內在轉碼和存檔的路徑選擇,到最終的外部化成果;將這樣的指令類比於藝術生產,那麼創作者即為軟體,而展覽便是感性檔案的經驗平台。生活於檔案無所不在的今日,我們已不乏檔案的生產,或許重要的是,如何從檔案生產的向度找到新的感性差異。透過重新觀看感性如何被配置-轉存-輸出、其編碼過程方得以重新理解感性檔案的建立以及感性如何被外部化。

一如存檔格式,創作者對格式的選擇也決定了檔案的閱讀形式,本次展覽分別以「聲」、「像」、「體」三種知覺路徑考察創作者如何啟動內在的轉碼程序,又如何選擇存檔路徑,並外化為可感的形象。

線上導覽聆聽


〈聲〉

聲波、聲紋是時間基礎的存檔邏輯,在視覺中心的文化下,聲音往往是被忽視的感受,此展區訴求觀眾權衡感官的中心。而「聲體」作為記憶存取文化形式與理解現實的方法涵蓋了聲響、詞語、言說等......。本次展覽導入「歷史之聲」、「他者之聲」與「物之聲」,無論是透過重新虛構歷史中尚未被聽取之聲,或是創作者透過現地考察所勾勒出的聲音地景,讓無法言說的人事物重新擁有言說、發聲的可能,也唯有重置感官機能,方能聽見他者之言、語、聲。

參展作者群:林欣怡.劉培安.梁佑謙.粘力元.勞泓理.蔡沛軒


〈像〉

本次展覽中,「像」做為視覺形式,比起圖像(jpg.),更貼近具備時間軸的二維空間感知:影像檔(MPEG.)。由視像到聽覺的感官編碼,建構出一種腦內的非線性剪輯,在創作形式中涵蓋文學敘事,書體,乃至於影像等......。本次展覽中創作者透過繪本、錄像、書體、動畫等形式,進行書頁與書頁間,影格與影格間的敘事與視覺配置,發展屬於自身的獨特編碼。

參展作者群:林玟君.王竣恆.沈昕皜.張莉崴.巫佳璇.傅昀畇.梁意琳.劉群禹.沈君怡.呂紹文


〈體〉

從時間性到空間性, 從聲體感知到量體觸覺,立體造型作為存檔格式,視角的可操控性内建於格式邏輯。本展區要求觀眾從觸覺、嗅覺、互動、肢體等,啟動空間性的、物件性的近身經驗。創作者們透過空間性裝置、互動裝置、家具設計、味覺地圖,從身體作為人類文明的測量單位出發,發展出一系列感性檔案。

參展作者群:賴雯淑.顏瑋辰.張慈恩.吳玫暄.許雅貞.蘇楷文.楊馥嘉.李庭儒.張勝傑


【展覽概念短片】

個體的形狀憑藉媒介將形象再生又再生,鋪張數種適合接近的界面,適合您來介紹他,祂來介紹我,我來挑選面紗。從針孔成像到數位成像,倒影與位元羅列間隙規則平行的途徑,只為綿延尋得火無法撲滅記憶的暗室,儲藏譬如銀河活動的檔案。於此想像行動,悠游於粒子宇宙的藝術家形同宇航員,他們懸掛自我,在無重力的實驗所在期盼墜落。

https://youtu.be/LduuSo3i1kQ


【展覽製作團隊】

指導老師|林欣怡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 湯景光
活動場運 鄒玟珊

策展團隊|
總召   李庭儒
副召   梁佑謙
視覺組  劉培安.張慈恩.吳玫暄.傅昀畇
場佈組  勞泓理.王竣恆.顏瑋辰.楊馥嘉.沈君怡.巫佳璇
公關組  蔡沛軒.張莉崴.許巧妮.梁意琳
攝影組  沈昕皜.林玟君.蘇楷文
活動組  粘力元.呂紹文.許雅貞.張勝傑.呂彥青
總務組  劉群禹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2021陽明交大應藝所聯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

展覽,來自拉丁文 ”ex” ,即「外部」以及 habere之變異,持、握,亦或給予與接收之意。泛指於特定時間供人參觀的事件,其性質是時基的(time-based)同時也是空間基礎的(space-based)。透過共時性的或歷時性的物件陳列、事件的發動,涉及語言的/非語言的(verbal/non-verbal),關乎個體的/群(集)體的(individual/collective)內在運動的外部化。

展覽的組構本身即為多層次的,包含組織者、參與者、參觀者等,諸多構造者互動交換資訊,達到認知、認同,甚至交易之效力。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6 / 3 – 7 / 7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6 / 3(四)14:00 
創作者導覽:6 / 3(四)15:30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6 / 14 週一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更多詳情請看藝文中心 FB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但少閑人-2021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但少閑人

2021 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But Few Idlers -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NYCU Arts Clubs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千年之前,蘇軾與友人夜遊承天寺,
曾有「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之感慨。

如今,
相較於成天埋首於網路、課業的「忙」人,
縱情並靜心於藝術創作、欣賞的「閑」人,
能有多少呢?

「但少閑人」等寥寥數語,也道盡創作的孤獨。

精采紛呈,氣氛甚佳,只可惜眾人多未能識。
若創作者有幸透過藝術作品,呈現內心意境,
便能與觀賞者偶遇於展場,
縱使只有轉瞬之間的共鳴,豈非快事!


- 實境解謎活動 -

闖關完成可以轉蛋乙次拿獎品~

填寫回饋單可以再抽威秀電影票!

實境解謎工作團隊

攝影社:鄭驊妤、黃鴻儒
數音社:鄭子淥
書法社:吳振源
美術社:陳昱昇、王顥雲
陶藝社:蔡佳霖

- 參展同學 -

攝影社:黃鴻儒、胡英祈、廖國評、陳文柔、李家俊、張心茲、王淞正、楊宗承、許朝鈞、林辰安、許睿為

數音社:唐子勛、鄭子淥、莫子賢、黃榆庭、游正緯、王宇晨、陳庠宇

書法社:吳振源、張睿紘、陳姮安、周岷玄、林沛玲

美術社:王文賢、盧玟新、陳昱昇、楊慧忻、劉忠賢、陳曄瑩、鄭祐承、王顥雲、林奕辰、邵筱庭、張君廷

陶藝社:陳宗孟、白雪花、周政緯、潘嘉泠、謝佑承、蔡佳霖、黃嘉男

漫畫社:王昶淵、張光予、顏子芸、王心柔、錢昀、蔡恩昊、紀馨如、郭原銘、陳詠萱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3 / 29 ~ 4 / 16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參展社團:美術社、攝影社、陶藝社、書法社、漫畫社、數位音樂社

開幕茶會:3 / 30(二)12:00

交大日暨導覽活動:4 / 10(六)
10:30 學藝性社團聯展創作者導覽
13:00 數音社【開場表演】
13:10 書法社【現場揮毫及社師互動式問答】
13:30 美術社【水彩微社課體驗】
15:00 漫畫社【熱縮片體驗】
15:30 陶藝社【植栽體驗】
10:30-16:30 攝影社【鏡頭語言/影像敘事】相印機體驗活動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
(4 / 2 ~ 4 / 5清明閉館;4 / 10 週六開放10 : 30 - 16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洽詢電話:(03)513-1233

更多詳情請看 FB:NYCUArtsCenter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課外活動組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紙想和你在一起-典化動手作模型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230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紙想和你在一起

典化動手作模型展

Just Want To Be With You - Handmade Paper Crafts Exhibition

暫停開放公告

自「5/16(日)起」暫停開放參觀紙想和你在一起典化動手作模型展,相關活動亦停辦。
往後,將視疫情狀況彈性調整,請密切關注官網 或 FB 粉專公告。

「原定5/19(三)15:30的面具紙模型手作 DIY 活動延期至7/8(四)13:00」

『典化文化藝術』座落在迪化街古蹟建築環境中,不同於一般商業店面,典化專注於精選台灣在地設計師與藝術家及其周邊商品,特別是需要手作的創意商品。

典化同時也致力於推廣手作文化,並利用老宅建築空間舉辦體驗課程及展覽,內容包含窗花剪紙、春聯書寫、版畫、漆器繪製等,展覽則以台灣當代藝術家為主軸,讓來訪者能夠了解台灣在地藝文發展。希望能藉本次展覽機會,讓更多人知道:台灣手做設計如此讓人驚艷。

.blockspare-5e39bc2d-da31-4 .blockspare-block-container-wrapper{background-color:#fff;padding-top:20px;padding-right:0px;padding-bottom:20px;padding-left:0px;margin-top:30px;margin-bottom:30px;border-radius:null}.blockspare-5e39bc2d-da31-4 .blockspare-image-wrap{background-image:}


典化官網:https://www.dianhuagallery.com

典化 FBdianhuagallery


【面具紙模型手作 DIY 活動(活動取消)

剪一剪,黏一黏,做出專屬自己的動物面具。

  • 時間:延期至7/8(四)13:00-16:00
  • 費用:$ 350 元(含材料費、講師費)
  • 點我立即報名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5 / 10 – 7 / 16
展覽地點:交大藝術多寶閣(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內)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5 / 10 ~ 5 / 23 每週六日開放 10:30 - 16:30;6 / 14 週一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更多詳情請看藝文中心 FB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典化文化藝術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驀然回首-蔡佳霖陶藝展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驀然回首

蔡佳霖陶藝展

In Retrospect - Ceramic Exhibition by Lin Tsai

轆轤恆轉、窯爐慢燒…
陶藝為最有溫度的藝術。

主題命名為驀然回首,是想藉由這次的展覽,回顧作者六年來的陶瓷創作路程,並再次地審視當時的初心。展品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陶品為主,創作者認為一個器物就是為了被使用而誕生,這樣的陶藝才是最貼近生活的。因此每件展品都可以在我們生活中有著一席之地,其中包含豐富的柴燒陶以及多樣的釉燒陶作品,讓人大飽眼福。


/- 創作者介紹 -

創作者蔡佳霖,一個喜愛陶藝的人,高中開始習陶,師從黃嘉男陶藝家,也因為陶藝專長錄取了交大百川學士學程,目前在學中。

從他學製陶開始,到現在也有六年的時光,他說:「覺得大部分幸運的事情都是做了陶藝而發生。」因為要做茶具的木盒,所以結識了木雕師傅,一起合力完成獨創且精緻的茶具組;因為要做青花瓷,所以請益書法家,生產了一個個充滿現代感的碗盤組合;因為想要精進個人的茶壺技藝,所以每個禮拜找茶藝師聊天…等,所有的結緣,都因陶藝而起,在無形之中也讓他不斷的累積經驗。最近也與陶藝夥伴一同創立了一個工作室「蘭凜榭」,朝著陶藝界繼續前進。


/- 蘭凜榭工作室 -

「蘭凜榭」由黃嘉男、蔡佳霖、謝佑承三位喜愛陶藝的人所創立,取自三位創辦人的名字其中的一個字-男、霖、謝,取諧音字「蘭凜榭」,意有「瓷蘭霜凜冽 榭閣霖芬芳」之意。

創立這個工作室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各種陶瓷的不同特性,不侷限在傳統的藝術創作,進而結合現代科技的技術,創造出更多不一樣的陶藝品。

FB蘭凜榭 陶瓷藝術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2 / 22 ~ 4 / 30
展出地點:藝術多寶閣(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內)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3 / 1 週一閉館;3 / 6 週六開館 10 : 30 - 16 : 30;4 / 2 ~ 4 / 5 清明閉館;4 / 10 週六開館 10 : 30 - 16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B1
更多詳情請看 FB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Project Project_2021陽明交大建築展

20210225_NYCU GIA Project Review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flex-start;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 max-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active), screen and (-ms-high-contrast: none)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 a { display: flex; } } .so-widget-sow-image-default-4b231843ec72 .sow-image-container .so-widget-image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

Project Project

2021 陽明交大建築展

NYCU GIA Project Review

影像長久以來一直被用來再現自然、社會和文化,為被描摹的客體傳遞意義與抽象情感,而Robin Evans在〈Translation from Drawing to Building〉一文中談到建築圖說與其他繪畫藝術的差異在於——它生成在「主題/營造」之前。

在建築傳統的生產架構中,營造似乎被指向為製圖的目的與建築完成的終點,然而在經濟秩序改變及新媒材加入後,建築圖面不僅止於追究營造的可行性,其得以生產新的影像文本,使影像的意義不只存在於建築內部,更在於其展演過程。

然而,觀眾往往忽略了媒體本身,只關注其承載的資訊。事實上,媒體構成了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活字印刷術推動宗教改革、透視圖學觸發Capitoline Hill的反透視設計、而VR體驗則有1/4000的機率可能導致嚴重的暈眩噁心…… 這些詮釋世界的方式已不僅於視覺上的體驗,更拉出了其它感官維度,透過身體參與,如今虛擬的地理被轉化成可感知的存在,產生新的世界觀。

2021陽明交大建築展「PROJECT PROJECT」於2月25日至3月19日於交大藝文空間展出,本展覽試圖透過重組、再現建築的影像媒材與模型,以八種投放及模擬實境的組合展現媒體與空間之間的交織,並以動態影像呈現空間的歷時性的變化。藉由參觀者的身體、影像在真實時空下嵌合,開始思考技術跟人的關係到底為何?影像的即時回饋對感知的影響?這些技術媒介是如何調整人們對空間的理解?歡迎對建築、設計議題有興趣的師生民眾自由入場參觀!

本展覽之疑問與主旨——影像媒體如何影響建築的製造與再現,我們將展覽分為八大區,試圖透過這八個展區不同的展覽機制來回應這次策展論述。

首先,在藝文中心的一樓入口處的兩個展區,分別是數個動態放置的投影牆面,與一連串的模型構造物。動態放置的投影牆面讓觀者在觀看影像的同時,身體也與這些影像產生互動/身歷其境;一連串的模型構造物,則利用虛擬環境及新媒材的特質(使建築模型更易於反覆操作與再製),實驗性地搭配AR技術還原實體模型中不可見之型態演化過程。相較一樓展區動態式的空間感受,二樓的四個展區將帶領觀者進入靜態的觀展體驗,分別是虛擬互動機制、沉浸式VR,與材料實驗過程的展開…等。

01  Winkey

本展區透過數部影片共時性的展演,展現過往思考的脈絡、設計操作的軌跡、構築的過程或機構的動態行為。不同於表達完成狀態的靜態圖面,動態影像具有紀錄過程的敘事傾向,表現彼此之間多種面向之間的關聯。

02  page up

本展區的作品原型為二十個在真空條件下操作的型態模型,在數位的環境中它們輕易地拆解與再製,成為一個新的整體,並藉由手機搭配AR技術呈現出其中十個模型在設計過程中的演化序列,讓觀者一窺在數位環境中的建築型態的發展與追尋。

03  space bar

以電影的追逐片段作為設計參照的文本基礎,分析其中角色動作、情節事件、拍攝方法與建築環境之間的關係,尋找空間積極介入事件的瞬間,並以視覺化的譜記系統詮釋再現其中的抽象邏輯,最後轉化為建築與空間的元素、序列與系統。

04  scroll

本展區的作品以材料的探索為公約數,由於實體的展示難以展現材料在不同環境變因下的結晶、形變、相變…等行為,因此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再現,將物質的研究轉為虛擬世界中的影像,透過壓克力的折射,以立體化且動態的影像乘載物件的歷時性的變化。

05  alt

從衛星空照的俯瞰全觀角度,看到台中城市之外山海屯的十個區域,經由環境地景、歷史脈絡、空間組織等分析研究,透過直覺的參與,讓「真實」的地理空間,藉由互動介面的「虛擬」再現,帶來立即感知的「真實」理解與感受,最終以地圖編程技術轉譯為一套「空間遊戲」。

06  enter

莫泊桑說:「這裡(艾菲爾鐵塔)是巴黎唯一一處不是非得看見鐵塔的地方。」

一如艾菲爾鐵塔,VR作為一種自我否定的媒介,提供一個透明的第一人稱視角使觀眾身歷其境。本展區以與人體尺度最親密的單棟住宅為例,在VR環境中賦予建築內部超現實的材料質感,以逼近現實的視覺體驗超現實環境。

07  shift

在單一的設計操作中,設計者們常囿限於業主與基地自身的觀點,埋斷了大尺度的思考與關懷。本展區整合了兩門基地鄰近設計課作品,疊圖投影於基隆河谷廊帶至港區的底圖上,使參觀者置身於較抽離的角色,透過河谷與港區之間的張力,重新觀察或反思此區域的關鍵命題。

08 menu key

本展區將兩門設計課的建築作品去(基地)脈絡化後重新部署於新的虛構城市中,展區的動線亦暗示城市中的街道系統,藉由AR技術觀看其內部的空間組織、型態演變及位於虛構城市中的樣貌,使各個作品間重新串連而產生再脈絡化的可能。


- 展覽製作團隊 -

指導老師
王識源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湯景光
活動場運:鄒玟珊

學生策展團隊
總召:賴麗安
副總召:楊以安
平面設計:林新淯、吳芷瑄
展場製作:岳思齊、黃靖文
器材設備:詹旅琦、吳采瑜
活動公關:李依柔
影片:林之綠、林映汝
總務:丁瑀恒


- 活動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2 / 25 ~ 3 / 19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2 / 25(四)14 : 00
創作者導覽:2 / 25(四)14 : 40

影像與建築論壇

  • 時間:3 / 06(六)10 : 00 - 15 : 30
  • 地點:交大校區人社一館 1F 建築所大廳

.tg {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0;} .tg td{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2px; 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h{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2px; font-weight:normal;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g-h2ht{background-color:#666;border-color:inherit;color:#FFF;font-size:16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top} .tg .tg-gmla{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top}
時間講題講者
10:00-12:00Worldbuilding: Film and VR
世界創建:影像與虛擬實境
Alexey Marfin
-Co-founder, Fiction & Entertainment Master program SCI-Arc
12:00-13:30午休時間
13:30-15:30從電影《蘿拉快跑》談後現代影像、文本與建築的參照劉克峰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展場 VR 免費體驗(每日兩場次)
【第一場】15:30 - 16:30
【第二場】17:30 - 18:30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
 (3 / 1 週一閉館;3 / 6 週六開館 10 : 30 - 16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展覽粉專:FBGIANYCU  IG:gia_projectreview
洽詢電話:(03)513-1233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天使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