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展覽

2025 陽明交大建築展:沒有想像中的遠

Not So Distant

2025年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展覽「沒有想像中的遠」以宏觀視角探索建築作品之間的微觀連結,重新詮釋其與外界的關係。展覽將每件作品視為節點(node),透過關鍵字、理念及空間關係等作為連結(link),編織出一個動態的設計網絡,試圖揭示建築作品間看似獨立卻緊密相關的特質,也呈現作品之間的交互影響與共鳴。展覽中,觀者可藉由數位裝置進行互動選取,在不同作品的概念與語意脈絡中穿梭,跳脫作品原有的框架,激發與設計者及作品間更深層的對話,誘發新的觀展體驗。

The 2025 exhibition "Not So Distant" by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t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adopts a macro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micro-connections between architectural works, redefin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broader context. Each work is viewed as a node, linked through keywords, concepts, and design approaches to weave a dynamic design network. This approach reveals the seemingly independent yet deeply interconnected nature of architectural works, highlighting their mutual connection. Through our interactive website, viewers can actively select and navigate the conceptual and semantic connections between works. This experience transcends the original boundaries of physical exhibitions, fostering deeper dialogue with designers and viewers while sparking new ways of engaging with the exhibition.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5/02/27~04/12
展出地點:陽明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 | 創作者導覽:02/27 (四) 14:00 | 15:00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週六特別開放:
02/22 (校慶日)、03/08、03/22、04/12 (交大日) 10:30 - 16:30,
03/15 (建築講座) 13:00 - 16: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成為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學藝⽂中⼼、國立陽明交通⼤學建築研究所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交⼤思源基⾦會、天使美術館、思瑞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瓦建國際設計有限公司、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照片拍攝者:徐懿

murals_banner1980x1080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三部曲

The Treasures of Prosperity – Murals of Tang Dynasty

唐代(618–907 CE)是一個繁榮的黃金時代,融合了秦漢傳統與東西方文化。壁畫藝術在此期間蓬勃發展,生動地描繪了唐人充滿活力的生活面貌。由於20世紀中期陝西的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這些壁畫得以保存至今,讓我們得以一窺唐代社會與青春不朽的精神 — 一個充滿抱負、自我探索與活力的時代。本次展覽邀請您探索唐代的青春風采,並見證賦予古代壁畫新生命的努力,連結古今,傳承文化之美。

The Treasures of Prosperity – Murals of Tang Dynasty

The Tang dynasty ( 618–907 CE ), a golden age of prosperity, blended the traditions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i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Mural painting flourished during this period, vividly capturing the vibrant lives of the Tang people.

Thanks to mid-20th-century archaeological and conservation efforts in Shaanxi, these murals have been preserved, offering a glimpse into Tang society and the timeless spirit of youth—an era of ambition, self-discovery, and energy. This exhibition invites you to explore the youthful vibrancy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witness the efforts to give ancient murals a new lease of life, bridging the past and present.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5/04/17(四)~05/16(五)
展出地點:陽明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導覽:04/17(四)14:00|15:0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 週六 10:30 - 16:30 (週日不開館)
洽詢電話:(03)513 -1572

- 系列講座 -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講座時間:2025/04/23(三)13:20 – 15:10
講座主題:唐代長安風華
主講人:江美英-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
講座地點:陽明交大光復校區圖書館B1浩然國際會議廳

- 展覽工作坊 -

■ 盛世流光金箔貼畫創意體驗工作坊|04/26 (六) 13:00-15:00
■ 妙手巧工古建模型組裝體驗工作坊|05/03 (六) 13:00-15:00

參加方式: 2025/04/04 起開放電話報名。
敬請洽詢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TEL :(02)2706 - 0869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財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合作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Sixthfule_banner1920x1080

2025 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 , 洄游頭前溪

The Sixth Fuel Factory Documenta 2025 :
Tracing the Origin of the Sixth Fuel Factory along the Touqian River

「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頭前溪」意圖在六燃歷史與生態交纏的動態網絡中,展開洄游六燃,理解六燃和建構六燃的文資保存活化再生產,更是拋出流淌三百年的頭前溪河水與超過70年的三場戰爭記憶,能以何種樣態成為眾人的想像共同體?

新竹六燃和頭前溪猶如兩股螺旋體,交織出新竹六燃獨有的文化生態,涵蓋了不同族群迭代的歷史記憶、生命紋理,以及頭前溪流域不同時期的樣態。

文件展所提出的洄游路徑可視為自然演化和人類文明交纏推進的動態進程,透過田野走讀、圖文創作、影像紀錄、資料運算、論文書寫,給出人、地、歷史、記憶、物種、生態是如同時依附又彼此衝突的複雜樣態,並以生態文化雙股永續體,交互詮釋向前開展。

With the theme of “Tracing the Origin of the Sixth Fuel Factory along the Touqian River,” the Sixth Fuel Factory Documenta 2025 is dedicated to the preservation, revitaliz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Sixth Fuel Factory by revisiting, understanding, and constructing it as a cultural asset within the dynamic network interlaced by the factory’s history and ecology.

The documenta furth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as to how the water of the Touqian River which has flowed for 300 years, and the memories of the three wars that have spanned 70 years, can become an imagined community of the multitude. The Touqian River and the Sixth Fuel Factory, Hsinchu Branch form a double helix that not only embodies the factory’s sui generis cultural ecology but also encompasses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life trajectories of diverse ethnic groups for generations as well as the topography of the Touqian River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e migration routes proposed in this documenta can be regarded as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natural evolution is intertwined with human civilization. Through walking tours, graphic-and-text creation, video recordings, data processing, and essay writing, this documenta reveals the hybrid modalities of interdependence and conflict among people, places, history, memories, species, and ecology. In this documenta, the double helix of ecology and culture, as a continuum, will be interpreted interactively as it moves forward.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5/06/02(一)~07/19(六)
展出地點:陽明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策展人導覽:06/05(四)12:00|14:0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週六10:30 – 16:30 (週日不開館)
洽詢電話:(03)513 -1233

- 展演 & 論壇 -

■ 展演活動:
六燃文件展 - 廖克發導演《由島至島》紀錄片放映及映後座談
日期:06/06(五)14:30-21:00
地點:人社二館人文電影院
主持人:賴雯淑教授
與談人:廖克發導演、林建國副教授

■ 六燃論壇:06/07(六)12:00~18:00
地點:人社一館三樓 315教室

-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教育部、文化部
主辦單位:陽明交大六燃博物館團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陽明交大博雅書院、藝文中心
協辦單位: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亦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昌益慈善基金會、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陽明交大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

照片拍攝者:蔡禮安

英風百年:藝術無界

YUYU YANG : The Art of Limitlessness

《英風百年:藝術無界》是對臺灣藝術大師楊英風一生創作的回顧。展覽通過四大主題—「緣起交大」、「豐年英風」、「遊學羅馬」及「景觀雕塑」一一呈現了楊英風的藝術生涯。透過橫跨多個領域的豐富創作,包括版畫、水彩、速寫、插漫畫、雕塑、景觀規畫、雷射和攝影等不同媒材作品,展示了楊英風在不同時期的代表作,也深刻描繪了他的作品如何影響和塑造臺灣乃至全球的公共藝術景觀。

本展覽不僅回顧了楊英風一生的藝術創作,也突顯了他與陽明交通大學的深厚緣分,肯定了他在藝術、文化和教育領域的持續影響力。

YUYU YANG art gallery exhibition

The exhibition "YUYU YANG: The Art of Limitlessness" reviews Taiwanese art master YUYU YANG's life creation. We chose artistic creations from many fields in the exhibition, including watercolor, ink, sketch, printmaking, comics, illustrations, design, stone carving, sculptur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landscape planning, laser art, photography, and so on.

YUYU YANG's works show an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art of public landscape in Taiwan and worldwide.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4/09/05~10/11
展出地點:陽明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策展人導覽:09/05(四)14:00|15:0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09/17、10/10 中秋節、國慶日休館)
洽詢電話:(03)513-1233

- 系列講座 -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講座時間:2024/09/25(三)13:20 – 15:10
講座主題:英風百年.臺灣第一
主講人: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講座地點:陽明交大光復校區圖書館B1浩然國際會議廳

《我父英風》紀錄片放映:

放映時間:2024/09/25(三)19:30
放映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參加方式:報名參加,2024/09/09起於藝文中心官網「英風百年:藝術無界」頁面開放報名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成為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楊英風美術館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YUYU YANG art gallery exhibition

【拼布傳情活動】心照布宣 ■ 告白牆

The Wall of Love Confession

拼布傳情活動

心照布宣 ■ 告白牆

【Patchwork Gifting to Convey Love】Love Chemistry

The Wall of Love Confession

- 活動介紹 -

在煩惱你的舊衣服該如何處理嗎?
除了回收之外,
舊衣物還可以透過二次創作轉化成藝術品!

本活動鼓勵大家拿出想丟棄的舊衣物
任意剪下一塊方形
留下想要說的話
可能是一段情感的抒發
或是一句溫柔的告白
亦或是寫下從未說出口的對白
讓這些文字透過布料增加傳達時的溫度
將文字的溫度刻印在舊布料上,注入藝術新生命。

最後會幫大家拼組成一件約六米長的大尺幅布幔
年底有機會在藝文空間展出!

投得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 布料創作募集 -

  1. 材料:回收二手衣,布料材質請避免「超彈性布」(例如:羅紋布、運動材質布、毛衣針織材質布、毛巾)
  2. 布料尺寸:自行剪裁成正方形,尺寸為 21×21 cm
    可用 A4 紙當比例參考,用短邊對摺長邊所形成的正方形就是了!
  3. 創作範圍:往內縮 1 cm,也就是 19×19 cm
  4. 創作內容:不限。
    簽自己的名字很好,或寫一段給自己/給某人的話,也歡迎自行創作圖案!
  5. 創作使用媒材:不限。
    可用原子筆、彩色筆手寫,或用拼布、刺繡、縫紉等方式皆可。


- 繳件說明 -

  •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 5/31(二)
  • 如何繳件:
    把創作好的布料繳至交大校區藝文空間現場報名,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 10:30-18:30
  • 參加對象:不限師生,任何人都歡迎。一人可繳交多件。
  • 展出時間:匯集的布料預計拚組成大型裝置作品,於 2022 年 12 月份展出在藝文空間。
  • 備註:

    • 布料提供:可至藝文空間借用所需尺寸的裁剪工具,或免費索取裁切好的布料。
    • 主辦單位保有最後挑選與決定拼接位置之權利
    • 繳交布料不可索回。
    • 若有疑問,歡迎到藝文中心 FB 粉專私訊留言。


- 步驟範例 -

※如何利用舊衣物剪裁作成作品:(製作步驟依序由左至右完成)

製作步驟依序由左至右完成

※生活中如何找到 21 x 21 cm 的方形度量衡:

The Wall of Love Confession


- 參加好康 -

繳交作品即獲抽獎資格,抽出獎項包括如下:

投得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臺灣喜佳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視覺的曲.視覺的歌:王鍊登造形美學展

Aesthetic Presentation by Lienteng Wang

視覺的曲.視覺的歌

王鍊登造形美學展

Visual Melody, Visual Song -

Aesthetic Presentation by Lienteng Wang

- 展覽介紹 -

所謂「造型藝術」應該包含兩個不同項目:其一,是傳統認知之繪畫與雕刻。現今又列入其二,現代設計所產生之物品;如:背包、項鍊;甚至手錶等大眾帶有審美特質之生活用品。

在大眾身邊之物品,可分為實用性之物品,以及只為欣賞用之物品;後者,創作時往往只要求有「美感」之特性。

王鍊登在「純藝術」創作中,很早就開始繪作「抽象」作品;認為「具象作品」是「視覺的歌」;而「抽象作品」則是「視覺的曲」。前者混入生活中之「視覺語言」;—也就是描寫生活中的「工具」;「曲」則只是「直覺」的感受之作用;因此,「具象畫」是在描寫一種事物;「抽象畫」則直接給予「美的直覺感受」;就像在聽美好的曲子。

- 藝術家介紹

王鍊登 / Lienteng Wang

台灣造形藝術與現代美學生活實踐的耕耘者

王鍊登 ,出生於清水農家,從小品學兼優又天賦藝秉,在師大美術系七學期獲得黃君璧獎學金,因而擔任北一女美術老師並創作小綠綠儀隊前後兩套服裝設計,考上德國獎學金,成為台灣第一位留德的工業設計學者。

活躍並奉獻於造形藝術教育文化以現代比較美學思想立言,影響台灣文化發展甚鉅長久以來協助新竹地方玻璃工藝文化發展,是工藝學者、是設計師、也是造形教育家,更是極具實力的造形藝術家。從純藝術經過現代設計洗禮,在在粹鍊出台灣式美學風格,表現多類造形藝術領域的歷史軌跡與光芒。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12 / 9 – 2022 / 1 / 11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 (12/31 週五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莊普新「境」展

Tsong Pu Solo Exhibition

- 展覽介紹 -

如果從一個邏輯脈絡上來看,莊普的幾何繪畫作品發展是掌握了—「從繪畫到幾何」的關鍵問題,是在於近年來莊普作品中愈來愈多的使用了後現代藝術脈絡中的“後”這個關鍵因素。由於「後」,莊普在 1980 年代以來的幾何繪畫,便具有自身的解釋性,也具有與冷僻純粹的現代主義沒有的溫度,它可以是歷史的、情緒的或是不同於中心性的其它視角形態。

New “Jing” - Tsong Pu Solo Exhibition

From a logical perspective, the geometric paintings of Tsong Pu have progressively appreciated the key issue of “from painting to geometry.” In recent years, Tsong Pu has used in his work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key element in post-modern art (i.e., “post”). Because of “post,” his geometric paintings since the 1980s have the nature of being self-explanatory and the warmth missing in the cold and pure modernism. It can be historical, emotional, or in other perspective forms different from centrality.

- 藝術家介紹 -

莊普,一位運用理性規制達到直觀詩意的當代藝術家,1983 年以極簡風格出發,並以此聞名。他也是一個興趣廣泛的創作者,穿梭於生活語境所觸發的醍醐灌頂式的創作興味是其根本興趣。

作品無論是在複合媒材、裝置藝術或繪畫創作,擅長以自我主觀性,加入一種令人無法預期、充滿驚喜的手法,他篩瀝日常生活中,那些細微、不被注意的事物;或是外在看來平淡無奇的小事,從中提煉出對現代性場域的思考。

Tsong Pu, a contemporary artist who employs rational discipline to achieve an intuitive poeticness, became well-known for his minimalist style in 1983.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interests, he is fundamentally engrossed in the empowerment that is sparked when creating while navigating everyday life contexts. Whether through mixed media art, installations or paintings, he excels at expressing his subjective self, often incorporating unexpected and surprising elements in his practice. He sifts out the subtle, unnoticed things from daily life, or the apparently ordinary and trivial things, and from them, he distills his thoughts on modernity.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10/ 27 – 11 / 29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10/28(四)12:00
藝術家導覽:10/28(四)13:50

-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 

  • 講題:「簡單就是美–心靈與材質的邂逅」
  • 講者:莊普(藝術家、第21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
  • 時間:10/27(三)13:20-15:10  
  • 地點:交大校區圖書館B1浩然國際會議廳

  • 簡介:

    我對說故事不那麼有興趣,正因如此,不會在藝術創作上有很敘事性或教育性的視覺藝術作品,相反的,會盡量在基本的層面表達其精神性。 我們可以理解無限大或絕對的力量,卻無法在有限的時空中表現它們,但可以用某種看來跟繪畫毫無意義的簡單事物或方法來暗示它們的存在。這個方式就是「無定形狀態,即形式的缺乏」,希望能把視覺表現降到最低,通過這樣的「負表現」,召喚對作品本身無限地沈思,而非肉眼所見的形象物,盡可能表達藝術即生活。

- 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 : 30 – 18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更多詳情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陽明交大共同教育委員會、誠品畫廊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後藝情時代: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聯展

Art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後藝情時代

2021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聯展

Art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1 / 9 / 23 – 10 / 19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9 / 30(四)10:30
創作者導覽:9 / 30(四)11:30

線上展覽網址:https://iaadesign.web.nycu.edu.tw

展覽論述

因為疫情的出現,打亂了人類原本的生活方式,民眾不得不戴起口罩,並習慣前所未見的防疫措施與社交距離。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可能會使彼此距離更加疏遠,但是在疫情肆虐的時期,卻也是科技讓我們能用新的方式繼續生活著,安全地和彼此保持聯繫。而對於創作者而言,科技的引入是否能夠同樣替藝術、設計帶來新的能量,為後疫情時代開啟更多可能性?

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將於9月23日至10月19日假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舉辦『後藝情時代—2021陽明交大應藝所聯展』,展覽匯集不同領域的創作,規劃了四個展區進行呈現-「科技迭袋」、「療癒設計」、「數位工藝」、「藝同漫遊」,希望觀眾能透過漫遊於這些作品之中,體驗作者所感,經由彼此感官的交錯,重新審視自身,同時喚起觀眾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

走入藝文空間展場,右手側即為「科技迭袋」第一展區,由許峻誠實驗室團隊、李建佑實驗室、詹力韋實驗室,與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合作,將本土技藝「布袋戲」結合VR、數位設計與製造、電動裝置等新興科技的成果。在延續舊文化的同時,並透過科技演繹出新的風采,如作品《戲皮》張慈恩許巧妮創作運用數位製造技術裁製戲偶的服裝版型,並結合皮革工藝,將版型數位化,在創新的同時降低傳統戲偶製作的門檻;《西田社偶頭造型設計系統》是由李建佑施帆師生共同打造透過戲偶頭部五官之資料庫,再以參數模型技術提供偶頭五官配對重組及調整之操作,使創作者得以數位方式創建新的特色偶頭;《掌中傳奇》作者陳昱誠發揮過去機械背景,創作一對電動骨架與控制手把,將時下電玩遊戲的元素,和傳統布袋戲的表演方式相互融合。《看見未見》王子依顏瑋辰神雨丹羅曉愉劉琳共同創作,利用3D列印與影像,傳達舞台之上的觀眾所見,即布袋戲偶的華麗服飾與令人驚艷的動作,而不得見到隱藏在戲偶布袋之內那一雙雙靈巧絕技之手。

《不對稱》《幕前幕後》羅曉愉神雨丹劉琳王子依顏瑋辰李家慶王秋玄秘子尉共同合作的作品,其中《不對稱》作品是基於「西遊記」布袋戲劇目中孫悟空和鐵扇公主的形象來設計兩個虛擬戲偶,觀眾可以對比體驗傳統布袋戲的操偶,及與VR/AR等不同操偶方式,感受不同的互動載具去操控實體/虛擬戲偶之差異;《幕前幕後》嘗試使用不同新科技媒材進行再設計。此幕前幕後區,幕前展示角色設計、情境演變,幕後可以看見布袋戲之可能未來。

第二展區「療癒設計」運用設計的力量,賦予科技除了原有的物質性之外,亦能具有療癒生命的感性及溫度,使個體在物理上/心理上,能夠重新尋回原有的平衡;觀眾走上二樓印入眼簾的首先是《智慧醫療》,由李建佑實驗室的施帆賴威漢張政凱,透過參數設計技術使此一建模工作大幅自動化及界面簡化,而不需CAD相關背景才能操作,醫療人員或需求者能自行完成輸入並得到可供 3D 列印之檔案,大幅提昇穿戴用具設計簡易度與普及性。《相生共癒工作坊》吳冠儒老師帶領蔡沛軒王子依傅昀畇張慈恩黃亭捷莊士頡共同創作,於相生共癒工作坊透過自然體驗與新媒材的運用,重新探索科技與環境的相生關係、創作與觀賞過程的療癒性、以及自然於尋常卻不日常的可能性。最後是《藏於舊時光中的感官體驗》許峻誠實驗室的鄔銘鋮李京蔚蘇品儒黃家豪共同創作,本研究團隊著重於科技福祉的探索,藉由設計多種不同的人機介面,刺激人的感官,以用設計拓展科技於高齡照護的應用情景。

第三展區「數位工藝」將參數設計融入於傳統工藝當中,使皮件、藍染、家具乃至瓷器,都能以程式規則定義模型,並藉由調整參數大量探索設計結果,最終利用數位製造實現創作。《參數式協同設計藍染》熊姿潔將參數設計、3D列印技術結合於傳統藍染工藝中的「夾染」、「蠟染」兩大技法,透過數位化降低製作上的時間成本創造更多生產方式。《陶瓷 3D 列印》翁子馨張政凱利用陶土由土管透過氣壓及螺桿穩定輸出土條,再由 Delta 機器運動架構控制擠出的移動路徑,而能夠實現陶瓷 3D 列印的可能。《參數化榫接家具》蘇楷文設計出一套製作榫接和造型設計的方式,並維持在不使用螺絲的情況下保留原木材質的榫接特性,找出能加快生產速度跳脫機具加工限制且降低技術門檻的生產方式。

《記憶X工藝X金屬》為「設計運算與數位製造」的課堂成果,精選陳昱誠張慈恩楊采寧許巧妮羅敏張政凱李芃萱等學生的作品,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運用鎳鈦合金之致動件,結合天然工藝材質所設計之互動傢飾產品。最後是由蔡佳勳所創作的《客製化皮革X參數式設計系統》藉由3D建模軟體Rhino的參數式外掛Grasshopper設計出一套幫助皮革初學者製作作品的系統。打破製作時的單一版型限制的同時也配合雷射切割機裁切版型和孔洞減少因經驗不足而導致的錯誤發生率。

第四區「藝同漫遊」拾取個體一連串的生命經驗融入於作品,觀眾能透過漫遊於這些作品之中,體驗作者所感,經由彼此感官的交錯,重新審視自身,同時喚起觀眾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歷史.結晶體》賴雯淑老師創作,利用流動的光線照射在多個不規則的壓克力多面體上時,會因每個切面的角度不一折射出多道方向各異的光線。歷史也會因視角或觀點不同,而給出各種的歷史敘事。《間諜垃圾/SPY GARBAGE》楊馥嘉透過吉利丁既有的物質性—「能轉印其他材質表面的印刷油墨至自身」,材料本身承載的人類意識膨脹,與周圍流動的氣味、影像、聲響,一同回應包含生態、科技、身體意識在內不可分割的總體。

王竣恆《S–T–O–C–K》作品由利用即時動態影像與自動裝置表達總體經濟、政經消息、人心人性等因素形塑出股票市場中的隨機,表層的價格與技術分析,源自於數字之下的社會脈絡與市場軌跡,以無形的力量驅動股價起伏。《早安老闆》許雅貞吳玫暄透過動態影像與互動裝置傳達矛盾是充斥在現今社會的一個現象,人類會透過不同的詮釋方式來包裝真實的反應。沈君怡《彼得潘的世界》透過繪本景框的限制,讓觀者和彼得潘一樣用受限的視角去觀看故事,並透過互動的手法看見溫蒂的存在以及讓彼得潘重新回到現實之中。《迷遊虛境》為「虛幻實境設計」課程學生周小淨蔡佳勳林沂蓁呂彥青王竣恆洪敏祐趙佳禾之作品展示,觀賞即進入虛實間的模糊地帶,探訪與迷走在各式的場域間,恍如身處夢境中,實踐感官接觸。

此次策展團隊還精心設計製作了展覽限定的「黑暗也擋不住你的閃耀」炫彩口罩,展覽期間每日限量發放25個給觀眾,口罩免費贈送,發完為止。此外,為呼應「後藝情時代」主題,9月30日舉辦的展覽開幕活動特別設計人機互動、人與電腦一搭一唱的主持演示,為虛擬與真實兩世界激發更多火花。


參展作者

參展老師|賴雯淑、李建佑、吳冠儒、許峻誠

參展學生|施 帆、張慈恩、許巧妮、陳昱誠、賴威漢、張政凱、熊姿潔、翁子馨、
     蘇楷文、楊采寧、李芃萱、蔡佳勳、楊馥嘉、王竣恆、沈君怡、許雅貞、
     吳玫暄、羅曉愉、神雨丹、劉 琳、王子依、顏瑋辰、王秋玄、秘子尉、
     李家慶、鄔銘鋮、李京蔚、蘇品儒、黃家豪、羅 敏、陳雅致、黃宜品、
     劉靜純、蔡沛軒、傅昀畇、黃亭捷、莊士頡、周小淨、林沂蓁、呂彥青、
     洪敏祐、趙佳禾

【展覽製作團隊】

指導老師|郭明浩

行政總籌|
展覽總監 湯景光
活動場運 鄒玟珊

學生策展團隊|
總召組 陳昱誠、許巧妮
視覺組 王子依、王竣恆、黃家豪、李京蔚
場佈組 顏瑋辰、許雅貞、楊馥嘉、劉琳、鄔銘鋮、羅曉愉
公活組 張慈恩、蔡佳勳、吳玫暄、蘇品儒
攝影組 蘇楷文、沈君怡
網站組 蔡沛軒、林坊羽
總務組 熊姿潔


【展場資訊】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10/11 國慶連假閉館)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大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按讚追蹤 FB 粉專:NYCUArtsCenter、陽明交大應藝所聯展

洽詢電話:(03)513-1233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但少閑人-2021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But Few Idlers

但少閑人

2021 陽明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But Few Idlers - 2021 Group Exhibition by NYCU Arts Clubs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千年之前,蘇軾與友人夜遊承天寺,
曾有「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之感慨。

如今,
相較於成天埋首於網路、課業的「忙」人,
縱情並靜心於藝術創作、欣賞的「閑」人,
能有多少呢?

「但少閑人」等寥寥數語,也道盡創作的孤獨。

精采紛呈,氣氛甚佳,只可惜眾人多未能識。
若創作者有幸透過藝術作品,呈現內心意境,
便能與觀賞者偶遇於展場,
縱使只有轉瞬之間的共鳴,豈非快事!


- 實境解謎活動 -

闖關完成可以轉蛋乙次拿獎品~

填寫回饋單可以再抽威秀電影票!

But Few Idlers

實境解謎工作團隊

攝影社:鄭驊妤、黃鴻儒
數音社:鄭子淥
書法社:吳振源
美術社:陳昱昇、王顥雲
陶藝社:蔡佳霖

- 參展同學 -

攝影社:黃鴻儒、胡英祈、廖國評、陳文柔、李家俊、張心茲、王淞正、楊宗承、許朝鈞、林辰安、許睿為

數音社:唐子勛、鄭子淥、莫子賢、黃榆庭、游正緯、王宇晨、陳庠宇

書法社:吳振源、張睿紘、陳姮安、周岷玄、林沛玲

美術社:王文賢、盧玟新、陳昱昇、楊慧忻、劉忠賢、陳曄瑩、鄭祐承、王顥雲、林奕辰、邵筱庭、張君廷

陶藝社:陳宗孟、白雪花、周政緯、潘嘉泠、謝佑承、蔡佳霖、黃嘉男

漫畫社:王昶淵、張光予、顏子芸、王心柔、錢昀、蔡恩昊、紀馨如、郭原銘、陳詠萱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1 / 3 / 29 ~ 4 / 16 
展出地點:交大藝文空間
參展社團:美術社、攝影社、陶藝社、書法社、漫畫社、數位音樂社

開幕茶會:3 / 30(二)12:00

交大日暨導覽活動:4 / 10(六)
10:30 學藝性社團聯展創作者導覽
13:00 數音社【開場表演】
13:10 書法社【現場揮毫及社師互動式問答】
13:30 美術社【水彩微社課體驗】
15:00 漫畫社【熱縮片體驗】
15:30 陶藝社【植栽體驗】
10:30-16:30 攝影社【鏡頭語言/影像敘事】相印機體驗活動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18:30
(4 / 2 ~ 4 / 5清明閉館;4 / 10 週六開放10 : 30 - 16 : 30)

展場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陽明交大浩然圖書館 B1
洽詢電話:(03)513-1233

更多詳情請看藝文中心 FB:NYCUArtsCenter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課外活動組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花境奇緣-蔡詠涵印花設計展

Phyllis van CHUA

花境奇緣-蔡詠涵印花設計展

Fantasy Garden - Pattern Print Design Exhibition by Phyllis Chua

利用有限的生命,創造永恆的“生命力量”。堅持勇敢革新,不斷突破傳統約束,追求自由時尚,發揮創意與無限想像力,呈現喜樂正向的生活動力。

- 品牌故事 -

Phyllis 設計師本名     van = from    CHUA 設計師姓氏 "蔡"
意思是 Phyllis from family CHUA

logo 黃色文心蘭— 品牌的生命力與精神體。
橢圓框— 古典、優雅﹑浪漫。
律動網格—堅持、勇敢、突破、自由。 

源自生命中兩位重要人物——父親與母親。藉由圍巾為主題,懷念過去與父母親的時光。同時結合父母親生前的嗜好(種植蘭花和裁縫)將這一切美好的回憶呈現在圍巾上。讓蔡詠涵的生命繼續燃燒…

每一件圍巾都充滿著溫暖的親情、浪漫的愛情與真摯的友情之外;同時也因為熱愛旅行,把圍巾帶在身邊,就如和自己至親的人同在一起,享受著大自然的氛圍。

- 參觀資訊 -

展覽日期:2020/ 9 / 7 – 11 / 13
展覽地點:交大藝術多寶閣(圖書館B1藝文空間內)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0:30-18:30(週六日開放時間同鴻梅新人獎巡迴展)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 交通大學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
洽詢電話:(03)5131233

好消息!!

展期間消費滿 $2,800,加贈Phyllis van CHUA品牌LOGO小方巾乙條(恕不挑色)。

花境奇緣X穿搭講座

如何提升高人氣的時尚感?-秋季絲巾穿搭分享

無論是休閒還是正式場合,絲巾這個單品都會是提升時尚感或是讓整個穿搭更加分的配件,但是買了絲巾,卻又很迷惘,不知該如何搭配?

這次在多寶閣展覽的印花設計師_小菲老師,她將不吝嗇的教大家如何用手邊的絲巾,就可以簡單穿搭出自己的品味。讓這個秋季,提升自己的人氣魅力時尚感吧!

講座時間:9/30(三)15:30-16:30
講座內容:作品導覽 >> 品牌介紹 >> 創作風格 >> 秋季絲巾穿搭分享
免費報名:線上報名按此
備註:不限交大師生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國立交通⼤學藝⽂中⼼、Phyllis van CHUA
贊助單位: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