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琴鍵上的動物王國—涂祥2023鋼琴獨奏會

Hsiang Tu 2023 Piano Recital

琴鍵上的動物王國—涂祥2023鋼琴獨奏會

演出時間:2023. 05/17 (三)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02/03(五)12:00 啟售)

★《紐約時報》讚揚鋼琴家涂祥演奏中「充滿感性的說服力」
★《波士頓音樂情報 The Boston Musical Intelligencer》樂評讚賞他「無可挑剔的技巧」

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動物」一直是啟發人類在科學與人文藝術等領域很重要的靈感,特別是在音樂方面,更是成為許多音樂家對於動物為創作的主題,無論是在模擬動物的型態、聲音,以及藉由動物的行為所引發人類情感層面的許多想像等,都反映在這些音樂創作當中。

台灣旅美青年鋼琴家涂祥,特別挑選古典音樂當中十多位作曲家所創作與動物主題相關的鋼琴作品,除了為數最多以鳥類為題的作品外,還有蝴蝶、企鵝、猴子、驢、烏龜、貓咪、老鼠、蛇以及瀕危物種等等,期盼在這些以動物等主角的音樂會中,透過涂祥精湛的鋼琴演奏,引領人們如同遨遊在動物王國的音樂綺想世界。

IVORY MENAGERIE – Piano Music Inspired by Animals

Hsiang Tu 2023 Piano Recital

Prais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for his “eloquent sensitivity” and The Boston Intelligencer for his “impeccable technique,” pianist Hsiang Tu has graced the audience with his creative programming and wide range of repertoire. 

Hsiang is working on the complete cycle of piano solo works by Claude Debussy and Maurice Ravel. In this concert, the pianist Hsiang Tu will perform thematic recitals featuring animal-themed music from Rameau, Couperin, Grieg, Messiaen, Schumann, Liszt, Bolcom, Villa-Lobos, Godowsky, Mompou, A. Beach, J. Ibert, T. Hanna, etc.

演出曲目

畢琪:傍晚的隱士畫眉鳥,作品92,第1號
達岡:〈布榖鳥〉,選自大鍵琴作品第一冊第三組曲
庫普蘭:〈黃鶯哀鳴〉,選自第十四組曲
拉摩:〈小鳥啾啾〉,選自E小調組曲
梅湘:〈白鴿〉,選自《鋼琴前奏曲》
梅湘:〈黃鸝鳥〉,選自《鳥類圖鑑》
葛利格:〈蝴蝶〉、〈小鳥〉,選自《抒情小品集》,作品43
德弗斯基(約瑟夫˙霍夫曼):〈企鵝〉,選自《三首印象》 
維拉-羅伯斯:〈紙板小貓〉與〈紙糊小老鼠〉,選自《娃娃家族》第二冊
韓納:《瀕危物種》(2015) (1.小頭鼠海豚、2. 穿山甲、3. 遠東豹)
伊貝爾:〈小白驢〉與〈黃金龜首領〉,選自鋼琴曲集《故事》
郭多夫斯基:〈嘰嘰喳喳的猴子們〉,選自《爪哇組曲》
蒙波:悲鳥
李斯特:〈阿西吉的聖方濟向鳥兒佈道〉,選自《傳奇曲》 
舒曼(李斯特改編):春夜
波爾肯:加州豪豬散拍  
波爾肯:〈毒蛇之吻-散拍幻想曲〉,選自《伊甸樂園》

Amy Beach (1867-1944): A Hermit Thrush at Eve, Op. 92, No. 1 
Louis-Claude Daquin (1694-1772): Le Coucou, from Premier Livre de Pieces de Clavecin, 3rd Suite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Les Fauvettes Plaintives, from the 14th Ordre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Le Rappel des Oisaeux, from Suite in E Minor
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 La Colombe (The Dove), from Préludes pour piano
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 Le Loriot (The Golden Oriole), from Catologue d’oiseaux                    
Edvard Grieg (1843-1907): Papillon &  Vöglein (Little Bird), from Lyric Pieces, Op. 43
Michel Dvorsky (aka Josef Hofmann, 1876-1957): Penguine, from Trois Impressions     
Heitor Villa-Lobos (1887-1959): O Gatinho de papelão & O Camondongo de Massa,
from A Prole do bebê, II
Trent Hanna (b. 1969): Endangered Species (2015)
1. Vaquita 2. Pangolin 3. Amur Leopard
Jacques Ibert (1890-1962): Le Petit âne Blanc & La Meneuse de Tortues d’Or, from Histoires
Leopold Godowsky (1870-1938): Chattering Monkeys, from Java Suite
Federico Mompou (1893-1987): Pajaro triste
Franz Liszt (1811-1886): St. François d’Assise. La prédication aux oiseaux, from Légendes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F. Liszt: Frühlingsnacht
William Bolcom (b. 1938): California Porcupine Rag        
William Bolcom (b. 1938): The Serpent’s Kiss – Rag Fantasy,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演出者簡介

鋼琴Piano / 涂祥 Hsiang Tu

《紐約時報》讚揚鋼琴家涂祥演奏中「充滿感性的說服力」,《波士頓音樂情報》(The Boston Musical Intelligencer) 樂評讚賞他「無可挑剔的技巧」,他以充滿創意的曲⽬設計與曲⽬廣度震撼聽眾。涂祥現正進行一系列專題性獨奏會,包括德布西與拉威爾鋼琴獨奏全作品集、以動物為主題充滿張力的專題獨奏會,以及作品一 (Opus-one) 集成獨奏會。他兩次於紐約林肯中心艾莉絲·塔利廳 (Lincoln Center Alice Tully Hall) 登臺演奏鋼琴協奏曲,並足跡遍及全球,包括威爾斯加的夫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Cardiff)、台灣國家音樂廳、加拿大班夫藝術與創意中心 (Banff Centre for Arts and Creativity) 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 等。

在2019年到2020年間,涂祥獨奏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Greensboro)、猶他谷大學 (Utah Valley University),以及受邀演奏於波士頓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Foundation for Chinese Performing Arts Boston) 的夏季系列音樂會、貝多芬音樂祭 (Beethoven Festival Park City)、沃爾夫伯勒音樂之友 (Wolfeboro Friends of Music in New Hampshire)。

他在美期間曾獲多項殊榮,包括紐約茱莉亞學院協奏曲大賽首獎、美國紐奧良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 (New Orleans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加拿大全國音樂大賽第一名 (Canadian Music Festival Competition),並獲獎於美國帕德列夫斯基鋼琴大賽 (American Paderewski Piano Competition) 和愛荷華國際鋼琴大賽 (Iowa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他與世界各地交響樂團合作,其中有加拿大卡加利愛樂樂團(Calgary Philharmonic Orchestra)、路易斯安那愛樂樂團 (Louisia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蘇城交響樂團 (Sioux City Symphony Orchestra),以及世界文明交響樂團 (World Civic Orchestra) 等等 。

涂祥也是一位對教學懷抱熱忱與成功帶領學聲的老師,他在許多音樂學校與機構教授大師課,例如威爾斯的卡迪夫大學 (Cardiff University)、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賓州州立大學 (Penn State University)、紐奧良的羅耀拉大學 (Loyola University New Orleans)、猶他谷大學 (Utah Valley University),以及科羅拉多梅薩大學 (Colorado Mesa University),他的學升們贏得了多項州際鋼琴大賽並錄取於許多美國頂尖音樂高校。涂祥博士曾受邀擔任多項鋼琴比賽的裁判工作,例如全美音樂教師協會 (Music Teachers National Association) 新罕布什爾州與維吉尼亞州際大賽、北加州華人音樂教師協會的美國國際音樂大賽、美國新星鋼琴大賽,以及猶他大學夏季藝術比賽。

涂祥出生於台北市,五歲啟蒙習琴,曾就讀於古亭國小音樂班及國立師大附屬中學國中部音樂班。獲得全省鋼琴比賽第一名並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資格後,於十四歲時負笈美國深造,受教於陳宏寬、Jerome Lowenthal與白惠善 (Hae Sun Paik),畢業於卡加利大學鋼琴演奏學士、茱莉亞學院鋼琴演奏碩士與博士。畢業後先後任教於新罕布什爾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猶他谷大學 (Utah Valley University)、斯諾大學 (Snow College) 、與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 (Virginia Tech)。

自2022年秋季起,涂祥受聘任教於佛羅里達大學 (University of Florida) ,擔任藝術學院音樂系鋼琴助理教授。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法國宮廷音樂會—無疆界的室內樂

French Court Chamber Music

法國宮廷音樂會—無疆界的室內樂

演出時間:2023. 05/11 (四)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02/03(五)12:00 啟售)

演出

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 Formosa Baroque
巴洛克長笛/馬克.韓岱、陳逸芬
巴洛克小提琴/寺神戶 亮、迫間 野百合
古提琴/瑞納.齊布林
大鍵琴/羅諸立

★ 長笛首席 留聲機雜誌最佳年度巴赫專輯
★ 首席寺神戶亮日本古樂節國寶大師 x 萊比錫巴洛克小提琴大賽評審
★ 古樂團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入圍

這場音樂會將呈現兩位法國巴洛克大師的經典之作,他們均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御用音樂家。在曲目安排上,將演出台灣難得一聞的馬蘭.馬雷(Marin Marais ,1656-1728) ⟨E小調第五號組曲⟩,選自 ⟪三聲部重奏曲集⟫ ,這位作曲家曾因1991年的一部被古樂迷津津樂道的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Tous les matins du monde)而受到廣泛關注,進而帶動歐美掀起一波古樂熱潮!馬蘭.馬雷深邃微妙、不浮誇、恰到好處的法式巴洛克音樂修辭,每一處細節盡體現了古樂撼動人心的魅力!

除此之外,音樂會還將演奏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1726年出版的晚期代表性作品 ⟪「邦國融合」三聲部重奏的奏鳴曲與組曲集⟫(Les Nations)當中的⟨第一套奏鳴曲與組曲「法蘭西」⟩與⟨第二套奏鳴曲與組曲「西班牙」⟩。庫普蘭在作品中模仿了他所崇拜的義大利作曲大師柯雷利(Arcangelo Corelli)的風格,同時又有著承接自盧利(Jean-Baptiste Lully)的法式音樂特色。整套作品既有義式組曲的排列,亦有法式舞曲的韻律在其中,充分體現了庫普蘭「混合風格」(goûts-réunis)的獨特之處。

請跟隨著古樂團的腳步,重溫法國巴洛克的美好年代,領略凡爾賽宮精緻不凡的藝術品味!

French Court Chamber Music

Formosa Baroque
Baroque flutes|Marc Hantaï, Yifen Chen
Baroque violins|Ryo Terakado, Noyuri Hazama
Viola da gamba|Rainer Zipperling
Harpsichord|Julius Lorscheider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Europe saw the beginning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a time when people longed for new prospects. The “French Sun King” Louis XIV initiated a series of “fashion revolutions,” which helped establish the Baroque aesthetics and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to this day, just like how Baroque music greatly influenced later classical music. As an Early music ensemble, Formosa Baroque presents an authentic Baroque opera repertoire with a virtuoso conductor and brilliant Baroque baritone to bring another long-awaited stunning performance.

演出曲目

馬蘭.馬雷 (1656-1728):
⟨E小調第五號組曲⟩選自《三聲部重奏曲集》 (1692年)
⟨D小調第一號古提琴組曲⟩;選自《古提琴曲集第四冊》(1717年)

弗朗索瓦.庫普蘭 (1668-1733)
《「邦國融合」三聲部重奏的奏鳴曲與組曲集》 (1726年)
⟨第二套奏鳴曲與組曲「西班牙」⟩
⟨第一套奏鳴曲與組曲「法蘭西」⟩

Marin Marais (1656-1728):
Suite V en mi mineur (Pièces en trio, 1692)
Suite no. 1 en ré-mineur; Pièces de viole, Livre IV(1717)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Les Nation; Sonades et Suites de Symphonies en Trio(1726)
Second Ordre “L’Espagnole”
Premier Ordre “La François”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德奧經典-藝心弦樂四重奏

The German and Austrian Classics

德奧經典-藝心弦樂四重奏

演出時間:2023. 04/27 (四)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02/03(五)12:00 啟售)

演出

藝心弦樂四重奏 Artrich String Quartet
小提琴/林一忻、胡庭瑄
中提琴/蔡弦修
大提琴/張琪翊

本場演出將由藝心弦樂四重奏為大家帶來貝多芬、舒伯特以及孟德爾頌的作品。

首先由舒伯特別名《斷章》的四重奏作品開場,這首作品是弦樂四重奏中少見的單樂章作品,雖然篇幅較小,但其中卻有豐富的情緒起伏,並且依舊有舒伯特拿手的歌唱般優美旋律藏在樂曲中。

第二首則是貝多芬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8-2。此首作品與大家所熟識的貝多芬風格有很大的差異,不但主題明快,並且也展現出貝多芬少見的淘氣一面,若想一睹不同風貌的貝多芬,絕對不能錯過!

最後則為大家帶來孟德爾頌第三號弦樂四重奏,作品44-1。此首作品一如往常以孟德爾頌慣用手法譜曲,一開始便是充滿希望與活力之主題,四個樂章中充滿各種不同的情緒變化與聲部競爭合作關係,在孟德爾頌優美的旋律中展現四個聲部的各種可能性,是一首讓人一聽便喜愛的作品。

誠摯邀請大家一同來欣賞三位作曲家的經典之作。

The German and Austrian Classics

Artrich String Quartet brings three wonderful works: Schubert, Beethoven, and Mendelssohn.

The first “Quartettsatz” is a single movement with rich expression. It has beautiful melodies and singing lines, which we often hear in Schubert’s compositions. The next by Beethoven is a bright and lively work of a string quartet, different from some intensive pieces he composed; the lovely vibe would give us a delightful story. The final string quartet has an exciting theme that follows various expressions and counterpoints between voices. Mendelssohn uses beautiful lines throughout the four movements and shows colorful harmonies.

Please have a good time enjoying the wonderful work and performance.

演出曲目

舒伯特:C小調第十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D. 703《斷章》
貝多芬:G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8-2
孟德爾頌:D大調第三號弦樂四重奏,作品44-1

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in C Minor No.12, D. 703, “Quartettsatz”
L. v.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G Major, Op.18 No. 2
F. Mendelssohn: String Quartet in D Major, Op.44 No. 1


藝心弦樂四重奏

由Taiwan Connection音樂家組成,以藝術為本,從心出發的「藝心弦樂四重奏」,是臺灣樂壇新晉的四重奏團之一。成員為小提琴家林一忻、胡庭瑄、中提琴家蔡弦修及大提琴家張琪翊。近年除參與 TC 音樂節的活動,隨小提琴家胡乃元至臺灣各地舉行講座巡迴音樂會之外,並受邀於春秋樂集及誠品人音樂會等演出。

2014年五月蒙 Taiwan Connection 邀請與包瑞里斯絃樂四重奏(Borealis String Quartet)一同於高雄市音樂館演奏廳、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演出八重奏。並於七月在義大利Casalmaggi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再度同台演出,獲得當地觀眾熱烈的迴響,期間與包瑞里斯弦樂四重奏合作孟德爾頌八重奏於克里蒙納小提琴博物館(Cremona Violin Museum),積極累聚紮實的舞臺經驗,豐富展現臺灣新生代音樂家在室內樂演出的實力。

2015年於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辦創團音樂會,同年12月,與名鋼琴家扎斯拉夫斯基(Roman Zaslavsky)於嘉義民雄文藝季合作演出。

2016 年更獲選為「堤頂之星」,7月於台灣工業銀行音樂廳演出,並接受臺灣工業銀行教育基金會的訪談,內容於六月份《MUZIK古典樂刊》出刊。同年七月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辦年度音樂會。

2017年7月於臺南涴莎藝術展演中心及國家演奏廳舉行<瞬間的永恆>年度音樂會。近期除演出外,並致力於教育推廣,於各學校、樂團及教會舉行講座及大師班;2017年開始與TC展開企業及偏遠地區學校的音樂推廣計畫,期待讓更多人認識、喜愛弦樂四重奏。

2018年起獲邀誠品室內樂節演出至今,已持續進行三年,並於 2018年-2020年獲選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駐系弦樂四重奏。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2023春唱—新加坡 MICappella麥克瘋

MICappella

2023春唱—新加坡 MICappella 麥克瘋

演出時間:2023. 04/20 (四)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演出

女高音/鄭可心 Tay Kexin
女低音/黃愷靈 Wong Kai Ling Calin
男高音/吳峻逸 Goh Junyi
男中音/葉大輝 Yip Tai Fai Eugene
男低音/吳銘偉 Goh Ming Wei
人聲打擊/黃烈傳 Huang Liechuan

來自新加坡的「麥克瘋」充滿青春活力,是亞洲領先的歌唱組合之一。
麥克瘋2022 年於新加坡國慶演出,2018 年國慶也以開場表演形式出現。
麥克瘋於2017 年墨爾本新加坡日與2019 年上海新加坡日演出,而2019 年代表國家於新加坡站一級方程式比賽開賽前演唱新加坡國歌。

麥克瘋巡迴演出遍及世界各地,曾於2017 莫斯科《Spring A Cappella》音樂節榮獲第一名、2020 美國頒獎禮《Contemporary A Cappella Recording Awards (CARA)》為2019 發行的專輯《LOVE, MICappella》榮獲最佳亞洲專輯獎項。秉著有效的雙語能力,「麥克瘋」已成為一國際品牌,點燃世界舞台。

充滿青春活力的「麥克瘋」將為大家帶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樂曲,讓你徜徉在完美的人聲中!

Effervescent, dynamic, and versatile, MICapella is one of Asia’s leading vocal bands based in Singapore. The band has released three albums to date.  The latest EP “LOVE, MICappella,” took home the award for Outstanding Asian Album and Best Original Song by a Professional Group 2019.

MICappella tours extensively and has performed in Europe, Australia, China, the USA, Russia, Malaysia, and many more.

演出曲目

《我要你的愛》、《跨世代組曲》、《友誼萬歲》、《Mayday Medley》…等等。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最美的聲音・最愛的歌—中提琴與鋼琴民謠演奏會

Folksong Viola Recital by JuiSe-Yang

最美的聲音・最愛的歌—中提琴與鋼琴民謠演奏會

演出時間:2023. 03/29 (三)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演出

中提琴/楊瑞瑟 
鋼琴/廖皎含 
英文導聆/陳柏翰

「民謠」,是一塊土地所共有的情感記憶與歷史痕跡,幾經淬煉、代代傳唱,成為人們最愛的歌,也是最美的聲音。

本場音樂會由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的中提琴家楊瑞瑟教授及鋼琴家廖皎含教授演出,由陳柏翰先生擔任英文導聆。中提琴的音色向來最能傳遞歌謠的韻味,期望透過中提琴與鋼琴的演奏,呈現這些雋永歌謠的內涵;再搭配以深入淺出的歌曲背景英文解說,讓前來聆賞的愛樂人士,在領略歌謠之美的同時,亦能感受台灣的本地文化以及前人的心情故事。

Most Beautiful Voices | Most Beautiful Songs:
Viola and Piano Folk Song Concert
Folksong Viola Recital by Jui-Se Yang

Folk songs are based on emotional and historical memories that are linked to a piece of land. Tempered and su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y have become people’s favorite songs and the most beautiful voices.

Viola is the most suitable instrument to convey the charm of Taiwanese folk songs. This concert presents the connotation of timeless folk songs through a violist and a pianist. English explanations of the backgrounds of these songs are also provided in simple terms. Music lovers who attend this concert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songs will also learn about the local culture of Taiwanese people and the emotional stories of their ancestors.

This concert is performed by violist Ms. Jui-se Yang and pianist Ms. Chiao-han Liao, who are professors in the Department of Music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ith Mr. Po-Han Chen providing a pre-concert talk in English. 

演出曲目

河邊春夢 
快樂的出航
耕農歌
天黑黑
望你早歸
綠島小夜曲
淡水暮色
秋風夜雨
西北雨
夜來香

Dreams of Spring Tide by the River
Happy Sailing
Farming Song
The Sky is Dark
Wish You Come Back Soon
Serenade of Green Island
Twilight in Tamsui
All in the Dim Cold Night
Summer Rain
The Tuberose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東京爵士之聲-大山日出男四重奏

The Sound of Tokyo Jazz- Oyama Hideo Quartet

東京爵士之聲-大山日出男四重奏

演出時間:2023. 03/23 (四)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演出

薩克斯風/大山日出男  
鋼琴/吉岡秀晃
低音提琴/林煒盛 
爵士鼓/落合誠治

以來自日本的全明星級爵士音樂家為主軸,由當代薩克斯風大師—大山日出男領軍,詮釋源於美國東岸紐約的咆勃樂(bebop),其流傳到日本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萃取內化,最後變成日本爵士樂的一部分。

本次音樂會作品除了演奏hard bebop年代爵士樂傳奇大師,如:Horace Silver, Oliver Nelson, Phil Woods等人的作品外,也包含大山日出男自身的原創爵士作品。大山日出男教授因為其父執輩與台灣的淵源,對台灣有一份真摯的感情,並衷心希望能以音樂為台日交流做一些貢獻,將這種象徵創新與自由的音樂,帶到台灣觀眾的面前,曲曲入魂,感動直達靈魂的最深處。

The Sound of Tokyo Jazz- Oyama Hideo Quartet

Alto saxophone virtuoso Hideo Oyama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best Japanese jazz musicians today and has been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Japanese jazz scene for several decades. 

Teaming up here with a dynamic quartet of top jazz musicians from Japan and featuring New York-based Taiwanese bassist WeiSheng Lin, this rare international concert will present a diverse set of jazz at the highest level.

演出曲目

埃卡拉
4與6
給杜布瓦的森巴曲
你引起我的思念
妮卡的夢境
去海邊
給父親的歌
莎蒂姐妹
給厄尼的歌
太陽之東

Ecaroh
Six and Four 
Samba Dubois
You Go to My Head
Nica’s Dream
Going Out To Sea
Song for My Father
Sister Sadie
Theme for Ernie
East of the Sun

演出者簡介

薩克斯風/大山日出男  (日本) Oyama Hideo

日本當代薩克斯風大師——大山日出男 (Hideo Oyama) 於1956年生於日本福岡縣博多,自小展露絕佳的音樂天分,11歲開始學習豎笛,15歲轉而學習同為木管樂器的薩克斯風,而後就讀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後,開始在東京的音樂圈中展開爵士生涯,在許多著名的大樂隊中演出。

日本當代爵士樂大師及資深教育家
之後為了追求極致的爵士樂藝術,於1982年赴紐約短期研習爵士樂。回國後,在日本最有名的大樂隊領班原信夫所領導的"Sharp and Flat" 大樂團中⾧年擔任首席薩克斯風 (lead alto)。經過⾧達8年的大樂團首席薩克斯風生涯後,他決定離開大樂團,單飛展開獨奏家的生涯。

於是自80年代末期開始,大山便開始以個人四重奏名義,在日本展開全國巡迴演出。至今演出足跡除了日本本國之外,更經常接受國際上的各大音樂節邀請進行演出,如1992印度的"International Jazz Festival, India Yatra",1995年美國的Concord Jazz Festival等,更曾經受邀前往鄰國—韓國進行過10餘次的巡演。
除了演奏外,他也是非常資深的教學者,他在日本的權威薩克斯風雜誌 "The Sax" 連續擔任5年主筆,並撰寫過許多教材,如五聲音階、爵士和聲以及即興演奏等著作,被日本年輕世代的薩克斯風學習者視為典。

獲邀進入日本皇宮為天皇陛下演奏爵士樂
2007年,他以「大山日出男四重奏」為名發行的個人爵士樂專輯,除了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外,更贏得當年爵士樂評論家們評選為當年度全國10大爵士專輯。2010年由於他在日本爵士樂壇的傑出成就及大師級的地位,獲得受邀進入日本皇宮為天皇陛下演奏爵士樂的殊榮,可以說是極少數曾經受邀進去日本皇宮演奏爵士樂的音樂家。

灣生背景促進台日文化交流
因為父親、姑姑及叔叔皆是日治時代生於臺灣的「灣生」,他將臺灣台南視為他的第二故鄉,能有機會在臺灣演奏爵士樂,誠如他所言:「我衷心熱愛台灣,希望台日永遠友好,更希望我們能夠促進彼此的文化交流,非常開心能夠在臺灣的朋友面前呈現來自東京的爵士樂。

鋼琴/吉岡秀晃 (日本)

出生於日本宮崎縣延岡市,自八歲開始對鋼琴產生興趣, 於十八歲時演奏被鋼琴大師Red Garland聽到,受到其高度讚賞。
於21歲時在東京成為職業鋼琴手,曾與無數的音樂名家合作,包括日野元彥,坂井紅介,鈴木良雄,中村誠一,中本麻里,Jeff Hamilton,Lou Tabakin, Jimmy Cobb, Jamil Nassal等人,洛杉磯時報曾對其演奏表示高度讚賞 ,其於2000年的個人專輯"moment to moment"則獲得紐約時報高度評價。

在日本職業生涯多年以來,經常合作的對象有宮之上貴昭,中村誠一,松島啟之,大山日出男,浜崎航,大坂昌彥,矢野沙織等人。

低音提琴/林煒盛 (台灣) Wei-Sheng Lin

出生於台灣台南市,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退伍後赴美國攻讀爵士低音提琴碩士, 2001年獲得紐約州立大學(Purchase College, State Univ. of NY)音樂碩士學位(master of music),畢業後即在紐約展開職業演奏生涯⾧達10餘年。

活躍紐約爵士樂圈與世界知名爵士樂手合作在紐約曾與許多知名的爵士樂手合作, 包括:Bobby Porcelli(Tito Puente大樂團及林肯中心拉丁爵士大樂團首席薩克斯風)、Joe Cohn(薩克斯風手Al Cohn之子,⾧號手Al Grey的吉他手)、Kuni Mikami(Duke Ellington大樂隊鋼琴手)、Bill Mays(Concord recording
artist ) 、Bob Dorough ( 爵士大廠BlueNote旗下名鋼琴手及作曲家) 、JohnSwana(爵士唱片大廠Criss Cross旗下名小號手)、Yoron Israel(名鼓手,美國Berkelee音樂院教授)、Jon Faddis(紐約卡內基廳爵士大樂團音樂總監兼小號手)有合作關係。演奏地點遍及美國東岸各大知名爵士樂俱樂部,如Blue Note、Birdland、Iridium 、Lenox Lounge 、Up Over Jazz Café 、Cleopatra’s Needle、Deer Head Inn等,活躍於紐約爵士樂界。

首位登上知名爵士雜誌ALL ABOUT JAZZ的台灣爵士樂手
林煒盛是近年唯㇐登上爵士主流媒體的台灣爵士樂手,發行專輯“Gone With theWind” 於2006 年獲得紐約All About Jazz 雜誌樂評Donald Elfman 的介紹及好評:「多麼動聽、毫不矯揉造作的專輯!」2007 年林煒盛個人則獲該雜誌「當月受注目人物」(Listen Up!)專欄報導介紹。

在台灣推廣純正紐約爵士樂
2003 年擔任台中爵士音樂節國外部音樂總監,在音樂節中和美國紐約卡內基廳爵士樂團指揮,同時也是名小號手Jon Faddis 及名鋼琴家Bill Mays 合作演出,頗受好評。2003-2004 年應「台北縣水岸爵士音樂節」邀請演出,並擔任節目策劃顧問等工作;2004 年並與葛萊美獎得主Joe Lavano(薩克斯風)、Bill Mays(鋼琴)合作,於國家音樂廳(台北)「夏日爵士派對」中演出。2005 年於「花蓮縣曼波魚季」中受花蓮政府府邀請為曼波魚季創作主題曲“Mambo Fish”,近年並自紐約及日本帶領樂團於台灣各地大專院校巡演及獲邀於台中爵士音樂節演出,獲得極大迴響。

爵士鼓/落合誠治 (美國) Seiji Ochiai

鼓手落合誠治出生於日本靜岡縣,在1990年前往紐約發展職業演奏生涯前,已在東京地區大大小小的爵
士樂俱樂部如 Pit Inn擔任過鼓手㇐職。在紐約時師事咆勃樂時代的傳奇鼓手 Charlie Persip之後,在紐約
展開職業演奏生涯。曾經合作 過的對象有名鋼琴手Spike Wilder、Keith Sauder、名小號手Richie Vitalie,
John Swana、名吉他手Ed Cherry等, 目前擔任艾靈頓公爵大樂團鋼琴手Kuni Mikami之鋼琴三重奏的專屬鼓手。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雙琴匯-大提琴二重奏

Double Fusion - Cello Duet

雙琴匯-大提琴二重奏

演出時間:2023. 03/15 (三)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02/03(五)12:00 啟售)

演出

大提琴/黃盈媛、張智惠 
鋼琴/林慧君

大提琴有著溫暖動人的音色,其音域廣闊、音色豐富,而為大提琴技巧譜寫許多教材與練習的德國作曲家華納,其雙大提琴協奏曲精采多變。

旋律性強且曲風浪漫的俄羅斯作曲家巴濟列夫斯基較少為愛樂者知悉,本次提供之作品如珠玉般洗鍊。此外對應嚴謹的古典風格,精選浪漫熱情的西班牙作品:阿爾班尼士的西班牙舞曲和著名吉他手艾斯庫德羅改編的佛朗明哥舞曲,增添強烈節奏舞動的韻律感,別有一番撩人韻味。不同以往的蕭士塔高維契,五首小品取材自其電影配樂和芭蕾音樂,由作曲家的朋友阿托夫米安改編,十分悅耳動聽,時而深情、時而輕快的旋律,令人心曠神怡,是大師平易近人並受到歡迎的作品。

留德台灣作曲家彭靖在2014年原發想創作給兩把大提琴之《常動曲》,是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展技風曲,呈現永不歇止的慾望追逐感,在歐洲已有給小提琴與中提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重奏組合演出,此次實現原創構想給雙大提琴版之《常動曲》在新竹首演,新組合將在此場演出首次亮相,令人拭目以待。

Double Fusion - Cello Duet

The cello has a warm and moving timbre, wide-ranging and rich. One important example is the German composer Warner, writer of man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xercises for cello skills, who has a brilliant and deep double cello concerto.

The melodic and romantic Russian composer Bazilevsky is less known to music lovers, yet his works are like gems. In addition, corresponding to a more rigorous classical style, are the romantic and enthusiastic Spanish works: Spanish dance music by Albaniz and flamenco dance music adapted by the famous guitarist Escudero add a strong sense of rhythm and dance, which has unique, seductive charm. Another contrast is provided by Shostakovich, with five pieces based on his film soundtrack and ballet music, and are adapted by the composer's friend Atovmian. Refreshing, it is an approachable work of a master, and it is also very popular.

In 2014, Peng Jing, a Taiwanese composer who studied in Germany, originally wanted to compose "Permanent Song" for two cellos. Previously, this work has been performed by ensembles with violin and viola, and violin and cello.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riginal vision of the double cello version of "Permanent Song" will be realized and premiered in Hsinchu. A new group will make its exciting debut in this performance.

演出曲目

韓德爾:給兩把大提琴與鋼琴G小調奏鳴曲,作品2-8
阿爾班尼士:西班牙舞曲
貝多芬:給兩把大提琴12首變奏曲,選自韓德爾主題變奏
威納:雙大提琴協奏交響曲作品56
巴濟列夫斯基:給雙大提琴與鋼琴的兩首小品
                         旋律曲、羅曼曲
彭靖:《常動曲》給雙大提琴版
艾斯庫德羅:佛朗明哥舞曲
蕭士塔高維奇:給雙大提琴與鋼琴的五首小品
                         前奏曲、嘉禾舞曲、悲歌、華爾滋、波卡舞曲

G. F. Handel: Sonata in G minor for 2 Cellos and Piano op.2, No.8
I. Albeniz: Asturias for 2 Cellos arr. W.Thomas-Mifune
L. v. Beethoven: 12 Variations on ‘See the conqu’ring hero comes’
                from Handel’s Judas Maccabaeus, for 2 Cellos arr. Wolfgang Pasquay
Werner: Duo concertante op.56
G. Bazilevsky: 2 Pieces, for 2 Cellos and Piano (Melody, Romance) 
Jing Peng: Perpetuum mobile for 2 Cellos
M. Escudero: Bulerias (Flamenco)
D. Shostakovich : 5 Pieces for 2 Cellos and Piano
               Prelude / Gavotte / Elegy / Waltz / Polka

演出者簡介

大提琴/黃盈媛

大提琴家黃盈媛,台灣桃園人,就讀西門國小、南門國中、武陵高中音樂班及台北藝術學院(現台北藝術大學),1997年赴德深造,2004取得德國國立舒曼音樂院 ( R.Schumann Hochschule Düsseldorf )最高演奏家文憑(Konzertexamen)演奏博士,師承 Johannes Goritzki 教授;2002德國國立岱特摩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藝術家碩士文憑,師承俄籍Karine Georgian教授(1966年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得主)。曾多次榮獲桃園縣、全國比賽大提琴獨奏第一名;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協奏曲比賽第一名,2002年獲選為德國萊茵愛樂之樂壇新秀殊榮。返台後致力發展與戲劇、舞蹈、流行現代樂等多元化合作演出,2004-2009擔任長榮交響樂團大提琴副首席一職,常以獨奏家身份受邀:台北市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春之聲管弦樂團、廣藝愛樂、古典管弦樂團協奏演出及小巨人絲竹樂團世界首演【王乙聿:聿想世界大提琴協奏曲】。2017年與好友小提琴家蔡耿銘、鋼琴家林慧君成立黃金拍檔鋼琴三重奏,積極推廣室內樂演出。近年個人巡迴主題獨奏會系列:2010【蛻變】;2011【大提之舞】;2012【弦轉俄羅斯】;2013【弦顫法蘭西】;2014英美系列【狂舞日光】;2015東歐經典【寂靜森林】。2017【大提巡旅】;2019【來自北國的樂音】。2021【琴湛俄羅斯】2013年隨台灣絃樂團受邀德國潮汐音樂節,2015歐洲 Ammerseenade、Wissembourg音樂節、2016 Montafon室內樂音樂節演出,深獲好評。

2011年發行首張大提琴演奏專輯-『弦轉 俄羅斯』;2014年發行『弦顫 法蘭西』。2021年由福茂唱片發行【新美學樂】-室內樂演奏專輯。 曾受聘於高雄師範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目前任教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嘉義大學、實踐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及多所國高中音樂班與弦樂團分部指導。

大提琴/張智惠

大提琴家張智惠於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札特大學師事D. Gahl、J.  Picker、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音樂院跟隨Lluis Claret、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跟隨Janos Starker,分別完成碩士學位及演奏文憑。現任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台灣絃樂團大提琴手。

張智惠擅長艱難的現代音樂作品演奏及新作首演,於奧地利新音樂室內樂團Aspekte Ensemble工作八年,維也納IIX Jahrhundert Ensemble 三年,固定受邀于奧地利Bloomsday音樂節,擔任Salzburg Gunnar Berg Ensemble 大提琴手。 專輯錄音經驗豐富,例如:2016年與希臘作曲家Marios Joannou Elia於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ORF製作的staubzucker 專輯獲得美國加州「Global music awards 」2016 WINNER獎。

鋼琴/林慧君

鋼琴家林慧君,生於台灣台中市,2006年獲得德國科隆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Köln鋼琴最高獨奏家文憑Konzertexamen. 2003年以最高分「特優」(mit Auszeichnung bestanden) 之畢業成績獲得德國科隆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學位。為中華民國文建會第二屆音樂人才庫鋼琴組,2004年義大利第七屆國際Mauro Paolo Monopoli Prize鋼琴大賽準決賽入圍者,曾獲財團法人功學社第20以及23屆學術獎助學金,台灣區音樂比賽少年個人組小號獨奏優等。2006年獲選於德國科隆Bechstein鋼琴公司-Young Professionals系列舉辦鋼琴獨奏會。曾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以及台中市立雙十國中管絃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並為德國Bergischer交響樂團,北京愛樂女交響樂團客席演奏團員。旅德期間,以鋼琴獨奏、鋼琴室內樂等形式活躍於校內外演出,足跡遍及台灣、德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等國家。於2002-06年受聘為德國科隆音樂院低音大提琴演奏班教授Veit-Peter Schüßler班上之鋼琴伴奏。並獲邀於科隆音樂院作曲教授Johannes Fritsch之65大壽系列音樂會演出其作品。2006年底返國後,定期於台北、台中演奏鋼琴獨奏會,以及擔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NSO鋼琴協演人員,並致力於室內樂演奏;目前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鋼琴伴奏家。2008-13年擔任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現為私立亞洲大學幼教系專任助理教授。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二胡・經典魅力-王銘裕二胡獨奏會

Erhu The Charm of the Classics

二胡・經典魅力-王銘裕二胡獨奏會

演出時間:2023. 03/02 (四) 19:30
演出地點:陽明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演出

二胡/王銘裕
鋼琴/陳婷怡
揚琴/陳廷宇
大提琴/萬兆九

二胡演奏家王銘裕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樂團首席,並於國內大學音樂系所任教,演奏足跡遍佈五大洲近三十國。王君樂如其人,舞台展現優雅而謙沖,遐邇聞名。

本場音樂會以現場導聆形式進行,不僅透過二胡演奏極具特色且多樣的地方風格樂曲;亦會結合中西樂器展現眾所熟知與喜愛的西方經典之作,相信能讓聽眾對於傳統二胡之美及多元表現力有更多認識。

Erhu・The Charm of the Classics

The performance not only presents a few unique folk pieces of music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ith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 Erhu but also combines Western music instruments and classical pieces that audiences might feel familiar with. We want to introduce the beauty of Erhu music and its diversity of expression.

演出曲目

朱昌耀:揚州小調
劉天華:月夜
劉明源:河南小曲
趙震霄、魯日融:秦腔主題隨想曲
朱昌耀、馬熙林:江南春色
劉文金:三門峽暢想曲
帕海貝爾:卡農
卡洛斯・葛戴爾:一步之遙

Zhu Changyao: Popular Tunes of Yangzhou
Liu Tianhua: Moonlit Night
Liu Mingyuan: Henan Ditty
Zhao Zhenxiao, Lu Rirong: Caprice on the theme of Qin Opera
Zhu Changyao, Ma Xilin: Spring in the South of China
Liu Wenjin: Sanmenxia Capriccio
Johann Pachelbel: Canon
Carlos Gardel: Por una Cabeza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2023.03/01 (三) 13:20~15:10 
@浩然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講師:王銘裕 (胡琴演奏家)
講題:二胡和它的朋友們•認識國樂 Erhu The Charm of the Classics

※ 此講座自由入場、無需報名。

演出者簡介

二胡/王銘裕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師事臺灣二胡耆老李鎮東老師。旋入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深造取得藝術學碩士,得著名音樂學者韓國鐄教授指導,撰有論文【二胡獨奏音樂之風格探討】。  

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 樂團首席、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評鑑委員、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評議委員。兼任教職於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演奏足跡遍佈五大洲近三十國。曾於雪梨歌劇院、北京國家大劇院、巴黎夏特雷劇院、東京 OPERA CITY 音樂廳、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等等國外著名音樂殿堂協奏及獨奏演出。 2001年與維也納史特勞斯節慶管絃樂團合作演出《梁祝》,並錄製第一個二胡與小提琴雙協奏版本,由金革唱片公司全球發行。「文建會2003年民族音樂創作獎--二胡協奏曲組」決賽音樂會中首演第一名作品《西秦王爺》(陸橒作曲),並錄製CD發行。2009年由「Taiwan JustMusic 就是愛樂」製作發行二胡演奏專輯「思想起 – 弓弦之間 王銘裕雋永的胡琴詩篇」。  

曾於臺灣國際藝術節(TIFA)、亞太音樂節、亞太傳統藝術節、臺北市傳統藝術季、臺北國樂節、臺北胡琴節、二胡名家在臺北、竹塹國樂節、徐州國際胡琴藝術節、北京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亞洲音樂節、香港中港台二胡名家之夜……等音樂盛會中演出協奏及獨奏。受邀合作協奏的樂團有北京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樂團、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樂團、香港中樂團、上海民族樂團、高雄市國樂團、臺灣國樂團、維也納史特勞斯節慶管絃樂團、NSO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等等。   王君樂如其人,其音樂表現細膩而深刻,舞台展現優雅而謙沖,獲得極高評價。2011年,其所使用的二胡獲邀典藏於世界首座以胡琴為主題的「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於中國徐州。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巧妙的對峙—扎斯拉夫斯基獨奏 X 焦元溥導聆

Ingenious Opposites - Roman Zaslavsky and Yuanpu Chiao

巧妙的對峙—扎斯拉夫斯基獨奏 X 焦元溥導聆

演出時間:2022. 11/22 (二) 19: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
年代售票系統

演出

鋼琴/扎斯拉夫斯基   
導聆/焦元溥

由鋼琴家扎斯拉夫斯基(Roman Zaslavsky)以浪漫時期先驅─舒曼與李斯特,背景相同,創作的風格卻背道而馳的概念所設計的解說式音樂會,2015年於德國首演,重現十九世紀藝文沙龍的「詩文朗誦」形式,獲得極大的迴響。 此次邀請知名樂評焦元溥合作,共同演繹:舒曼《阿拉貝斯克》、《交響練習曲》、李斯特《巡禮之年》選曲及《但丁奏鳴曲》。相信透過兩人合作無間地串聯並強化音樂對比,能讓聽眾對作曲家的創作歷程與音樂都有更深的體會。

Russian-Israeli pianist Roman Zaslavsky is a master of piano technique that espouses nuance without resorting to arbitrary mannerisms.

In presenting the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connection of the ingenious opposites, he understands how to contrast the two opposites of Robert Schumann and Franz Liszt, thus offering an entirely new approach to their music and two distinct propertie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Roman Zaslavsky and Yuanpu Chiao will allow the audience to experience these masterpieces in a new light.

演出曲目

舒曼(1810-1856):
C大調阿拉貝斯克,作品 18
巧妙的對峙-絕對音樂中的詩篇 (焦元溥解說)
交響練習曲,作品 13

李斯特(1811-1886):
不感倦怠的旅者 (焦元溥解說)
《第 104 號佩托拉克十四行詩 》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
《第 123 號佩托拉克十四行詩 》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
愛情與地獄之間 (焦元溥解說)
《但丁詩篇讀後-奏鳴曲風幻想曲》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Arabeske op. 18
Geniale Gegensätze - Poesie in der absoluten Musik (Narrator)
Symphonic Etudes op. 13

Franz Liszt (1811-1886):
Der unermüdliche Wanderer (Narrator)
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
Nr. 5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Nr. 6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
Zwischen Hölle und Liebe (Narrator)
Nr. 7 Après une lecture de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

扎斯拉夫斯基大師班

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
Roman Zaslavsky Master Class

時間:2022. 11/22 (二) 13:20-15:20
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報名電話:03-5731639 (陽明交大音樂所)

演出者簡介

鋼琴/羅曼˙扎斯拉夫斯基 (Roman Zaslavsky)

蘇格蘭Herald 報導扎斯拉夫斯基的演奏令人印象深刻,讚譽其“...極佳的觸鍵”、“…絢麗,奔放”、“…感性”
英國Strad 雜誌稱讚他是“…㇐位傑出的鋼琴家”
加拿大Toronto Star 讚賞他的表現“太棒了!”
德國巴登即時新聞報更稱他是“…㇐位技巧高超的鍵盤之王”

羅曼˙扎斯拉夫斯基榮獲國際大獎的紀錄還包括:德國科隆國際鋼琴大賽Vendome 獎(當屆唯㇐的得獎者)、第三屆浜松學院國際鋼琴比賽銀獎。

扎斯拉夫斯基是鋼琴技巧派的佼佼者,於聖彼得堡音樂院求學期間,師事IgorLebedev 及知名俄國大師史塔克曼(Naum Shtarkman) ,奠定他豐厚的音樂基礎;1991 年舉家遷至以色列, 隨後定居德國。扎斯拉夫斯基與諾塞達(Gianandrea Noseda)指揮倫敦管弦樂團合作,於德國首演,隨後經常與Michail Jurowski、Lászlo Kovács、Constantin Trinks、Ligia Amadio 及Ruben Gazarian 等指揮合作,於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及南美洲各地演出。2017 年扎斯拉夫斯基獲聘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

扎斯拉夫斯基曾於世界知名音樂廳舉行音樂會,包括:柏林愛樂廳、慕尼黑愛樂廳、法蘭克福Alte Oper、漢堡Laeiszhalle、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大會堂、蘇黎世Tonhalle 、巴倫西亞Palau de la Música、馬德里Auditorio Nacional deMúsica、巴黎Salle Gavea、東京Oji Hall、札幌Kitara Hall、里約熱內盧Sala Cecilia Meireles、聖保羅Sala Sao Paolo 和耶路撒冷劇院等,皆受到觀眾與樂評家高度好評。

扎斯拉夫斯基的唱片由EuroArts 發行。2012 年,首張以純音頻藍光(Blu-ray Audio)錄製“巧妙的對峙(Ingenious Opposites)Vol.1”─舒曼與李斯特的作品,該專輯隔年獲得盧森堡Pizzicato古典雜誌Supersonic 大獎。同年11 月發行“巧妙的對峙Vol.2”,收錄拉赫瑪尼諾夫及浦羅柯菲夫的曲目,同曲目並於2016 年6 月發行DVD。他以舒曼與李斯特作品的獨奏會現場演奏專輯,則於2017 年以DVD 發行。 扎斯拉夫斯基新專輯由DECCA 古典唱片於2020 年發行,曲目收錄舒曼與布拉姆斯作品。

導聆/焦元溥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自十五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之本事》、《聽見蕭邦》(聯經,2010)、《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理想國/聯經;日文版首冊於2014 年六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 發行,第四冊將於2019 年中發行)等專書九種,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看理想)。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臺灣崑劇團《風情月意-玉簪記》

The Story of Jade Hairpin

2022台積戲苑
臺灣崑劇團《風情月意-玉簪記

演出時間:2022. 12/03 (六) 14: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陽明交大、台聯大 教職員生優先)

演出團隊
藝術總監|洪惟助
導    聆|朱嘉雯
戲劇指導|溫宇航、楊莉娟
執行製作|左曉芬
演出人員|奈諾.伊安、謝樂、蔡佳君、王乃瑄、翁亦辰、張戀晴

《玉簪記》是明代劇作家高濂的作品,故事內容描述落難千金陳嬌蓮為了逃難流落金陵,入女貞觀為道姑,取法名妙常。書生潘必正臨安應試落第,羞於回家,寄居其姑母主持之女貞觀攻讀,與妙常相識,萌發了愛慕之心。兩人相戀終被觀主察覺,乃促必正離觀,再次赴試,並親送至江邊,令其立即登船啟程。妙常獲悉,急雇一葉小舟,追至江心,與必正互贈玉簪扇墜為信物,揮淚話別。嗣後,潘必正進士及第,迎娶妙常同返故里,才知父母早年為其訂親之嬌蓮,即意中人妙常,妙常亦與母重逢,閤家團圓。

The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is a work by the playwright Gao Lian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tory describes Chen Miao-Chang, who fled to Jinling to escape. The scholar Pan Bizheng failed the exam and was ashamed to go home. He stayed at the Taoist Temple hosted by his aunt, got acquainted with Chen, and developed a love story. His aunt noticed the two fell in love, so she urged him to leave for the trial at once. She sent him to the river, let him immediately board the ship, and set off. Miao-Chang hired a small boat to chase and then exchanged a jade hairpin with Pan’s fan, farewell with tears.

Afterward, Pan advanced to the ranks, married Jiao-Lian,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realizing that Jiao-Lian, whom his parents betrothed in the early years, was the girl with whom he fell in love. Miao-Chang also reunited with her mother and her family.

演出劇目

《琴挑》
《問病》
《偷詩》
《秋江》


★ 本戲曲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