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帝國為名–福爾摩沙植物發現啟航

SAY OH Puppet Theater – “In the Name of Empire: The Botanical Voyage to Formosa”

SAY OH puppet theater 戲偶子劇團

演出時間:2025/11/22 (六) 14:30
演出地點:
陽明交大演藝廳 /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10/22(三) 12:00開放網路報名)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8DmzWj
觀賞年齡:7歲以上

戲偶子劇團『以帝國為名–福爾摩沙植物發現啟航』

「以帝國為名–福爾摩沙植物發現啟航」是劇團以台灣「自然史」演出為新方向的創作。採自19世紀歐美帝國自然資源探索與殖民擴張時代,以來台灣從事植物調查與商業經營的外國人為故事創作的台灣植物故事。

包括1854年第一位上島調查蓪草的植物獵人福鈞,1856到新竹香山調查樟腦產業的斯文豪,以及1860年代起分別在台灣南北從事之樟腦及烏龍茶商業經營的必麒麟與陶德,1881年以自然書寫風格歌詠台灣山林自然美的漢考克等,期望藉由這些植物探索史來敘述台灣在世界植物相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台灣自然史外,故事另一特色是融入劇團在發想過程中的創作思緒。以劇團團長雕刻的戲偶來涉入故事情節,讓戲偶由『粗胚』,隨劇情影響開始『上色』、『描繪五官』的幻化過程,跟各自為不同探索目的來台的外國人互動,在真實歷史與奇幻創作的真偽思辨中,呈現創作者面對台灣自然史的再認識與省思。劇末所有外國人歷史任務完結,離開台灣,故事轉折到1895年日治時期,植物學家川上瀧彌與森丑之助等人登場,為二部曲故事揭開序幕。

【故事介紹】

19 世紀是歐美帝國自然資源探索與殖民擴張的時代,遠東的福爾摩沙因擁有許多具商業潛力的植物資源,成了列強眼中爭奪的對象。說歷史的團長與說書人以旁觀者的角色,看著當時外國人對臺灣的研究調查與經商冒險。

隨著故事發展,團長不甘置身事外,決定化身為偶,跳入歷史之中。從北到南,他參與了石油、樟腦、肉桂等資源的探勘,看到了茶產業的興起,對當時外國人、清帝國與各族群在島內的資源競逐心有所感。

在歷史之外的說書人,對迷戀其中、遲遲不肯回歸現實的團長焦慮不已。究竟團長能否放下歷史執念,回到真實世界?而臺灣植物的那一頁帝國史,又會留下什麼註腳呢?


SAY OH Puppet Theater

“In the Name of Empire: The Botanical Voyage to Formosa”

Date & Time: 2025/11/22 (Sat.) 14:30
Venue: NYCU Music Performance Hall (Guangfu Campus), 2nd Floor, Student Activity Center
Ticket: Free admission  (2025/10/22 Wed. 12:00 Open URL)
Sign Up: https://reurl.cc/8DmzWj

“In the Name of Empire: The Botanical Voyage to Formosa” is a theatrical journey into Taiwan’s 19th-century natural history. Based on foreign explorers’ botanical missions—such as Fortune, Swinhoe, Dodd, and Pitkin—the play blends real history with creative puppetry. Puppets transform on stage, reflecting Taiwan’s evolving identity and its key role in global botanical discovery. The story ends as Japanese colonial botanists arrive, opening a new chapter.

Story Introduc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as Western empires expanded, Taiwan—then known as Formosa—became a prized site for plant resource exploration. A troupe leader, at first an observer of history, leaps into the past as a puppet, journeying through camphor forests, tea plantations, and colonial trade routes. As his immersion deepens, a storyteller struggles to pull him back to reality. Will he return? Or remain lost in the empire’s botanical dreams?

演出團隊簡介

戲偶子為客語中「兒童」的意思。顧名思義,戲偶子的演出內容是以兒童為主體,於布袋戲精彩的表演程式中,加入活潑有趣的客家文化元素以吸引小朋友的關注與欣賞。

戲偶子劇團團員來自於傳統掌中劇團小西園、亦宛然,及西田社傳統劇場,擁有數十年的校園演出經驗,團長邱豐榮是土生土長的南部客家人,2001 開始演出客家布袋戲,2003 年拜薪傳獎小西園掌中劇團團長許王為師,並在同年成立了戲偶子劇團。

2013 年開始創作以台灣多元族群互動的『土地三部曲』系列 。劇團在演出時最大的特色是採取台上台下互動演出的形式,語言上以不同語言交叉的方式來進行, 呼應多元土地的價值, 並在其中穿插了大家都能輕易接受的「童謠」的教唱。演出時,觀眾有時可以即興到台上演出,而劇團表演者也會將範圍擴展到觀眾席內,期望在 遊戲 之間為表演增加更多的可看性。

戲偶子劇團

主辦單位 | 戲偶子劇團
協辦單位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
洽詢電話 | (03) 5731960、5731953
※ 主辦單位保留更動節目內容之權利。

※ 本場次非親子節目,建議7歲以上觀眾入場觀賞,謝謝!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