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校區

藝境潛行–黃明川影展

Stalker in the Artscape : the Filmic Scope of Huang Mingchuan

藝境潛行

黃明川 影展

Stalker in the Artscape: the Filmic Scope of Huang Mingchuan

[ 獨立製片 X 文學影音 X 前衛精神 X 地景藝界 ]

為了促進桃竹苗區與校園師生深入認識理解「第22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獎人-黃明川的作品美學與精神內涵,陽明交大藝文中心特舉辦本影展,選映黃明川歷年多部作品,橫跨其早期劇情片、與政府單位合作的紀錄短片合輯,到近年來影人致力推廣的藝術紀錄片。期望藉由相異又互連的多方切面,使觀眾更進一步認識這位長年潛行於影像與藝文交界的台灣影像先驅。本影展從四個主題單元來切入:

第一單元「獨立製片」聚焦被稱為「神話三部曲」的早期劇情長片,影人以背向電影工業之姿,首開本土獨立製片先河,採取與台灣新電影迥異的美學與製片路線,在虛實之間一窺八九零年代甫解嚴的飄盪台灣主體認同。播映的電影有:《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破輪胎》。

第二單元「文學影音」,影人持續紀錄日治時期至戰後的台灣文學家,以及當代亞洲各國女詩人,其文學創作與身處的社會背景脈絡交織、凝聚於影像之中。播映的影片包括:《波濤最深處》、《櫻之聲》、《安安靜靜—林雙不》、《鴻爪雪跡浪淘沙—東方白》。

第三單元「前衛精神」,取影人的紀錄短片合輯《解放前衛》為題,收錄多部藝術家紀錄片,以影像保存九○年代至今不同形式的創作記憶。播映的影片包括:榮獲第一屆台新藝術獎首獎的《解放前衛—台灣90年代前衛藝術家》、《藝界巔峰—台灣前輩美術家》、《大地眨眼睛》、《肉身搏天—楊金池》、《辛辣國族—梅丁衍》、《縱花烈放—賴純純》、《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許淑真》。

第四單元「地景藝界」多轉向非人的景觀與事件集合,涵蓋台灣的地理政治風景至多元類型的藝界景觀。除了對本土藝術地景的歷史影像保存與紀錄之外,影人亦關注新興藝術媒材的表現特性,藉由影像剪輯與旁白表達個人對時代藝術潮流的觀察。播映的影片包括:《給自己的情書》、《地景風雲》選輯、《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飛越科技藝術》。

黃明川多年來持續記錄台灣藝文界重要影音檔案,帶有高度反思,提出對當代生活形式與價值觀的藝術詰問,影響了眾多年輕世代的跨域創作者,也為台灣當代藝術史留下重大見證與藝術貢獻。期望觀者透過導演的慧眼帶領之下,對各藝術家的創作動機、生平背景、美學精神有所領略,進一步啟迪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培養藝文影像欣賞的習慣。

有關黃明川生平記事,詳見國藝會官網


- 影展資訊 

影展日期:2022 / 10 / 3~ 12 / 16

活動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台北陽明校區] 知行樓1F藝空間
  • [新竹交大校區] 人社二館三樓F326人文電影館、人社三館一樓HC103教室、人社三館一樓HC105演講廳、浩然圖書館二樓展示廳電視區

參加方式:免費自由入場
洽詢電話:(03)513-1233
停車優惠:參加本活動,可至交大校區圖書館B1藝文空間服務台,購買單日計次停車$50元優惠券。

※ 本活動為第22屆國家文藝獎系列活動之一,更多詳情請見國家文藝獎系列活動


【策展團隊名單】

總策展人&文宣監製:湯景光
策展人&文字編撰:劉穎靜
執行統籌:鄒玟珊
場務執行:謝妤君、羅右喬、吳宜臻、宋婕榆、陳品兆
社群行銷:洪瑞隆、羅右喬
主視覺文宣設計:劉培安
各場次網宣設計:莊士頡、湯景光
攝影:何彥寬


- 映後講座場次 

【台北陽明校區】 

◇ 知行樓1F藝空間

10/03(一)19:00 

深度時間.創傷地景:黃明川電影中的蕪境影像美學

主持 勞維俊(陽明交大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陽明校區藝文中心主任)  |   主講 龔卓軍(獨立策展人)

(《西部來的人》放映結束後)

---------

10/17(一)19:00 

追憶黃明川的神話三部曲

主持 勞維俊  |    主講 林建國(陽明交大外文所教授)

(《寶島大夢》放映結束後)

[實體&線上講座]

---------

10/24(一)19:00 

重思黃明川的「神話三部曲」:野戰,虛實,未來

主持 勞維俊  |    主講 孫松榮(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所|電影創作系教授)

(《破輪胎》放映結束後)

---------

10/31(一)19:00 

南向的女性觀點

主持 勞維俊 |   主講 黃明川(導演/第22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獎人)

(《波濤最深處》放映結束後)

================================================

【新竹交大校區】

◇ 人社二館F326人文電影館

◆ 人社三館HC103教室

● 人社三館一樓HC105演講廳

10/17(一)15:10

《櫻之聲》—以日語創作的台籍詩人們

主持 劉紀蕙(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  |   與談 黃明川(導演)、王惠珍、劉柳書琴(清大台灣文學所教授)

(《櫻之聲》放映結束後   ◇)

---------

11/08(二)17:00 

獨立製片的社會觀點    

主持 蕭智尹(陽明交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師)  |  對談 賴雯淑(陽明交大應藝所副教授)

(《西部來的人》放映結束後   ◇)

---------

11/09(三) 20:30 

《寶島大夢》的實驗性與時間性

主持 洪惠冠(交大校區藝文中心主任)  |  主講 勞維俊(陽明交大視覺文化所所長|陽明校區藝文中心主任)

(《寶島大夢》放映結束後   ◇)

---------

11/16(三)16:50 

公共雕像自娛記

主持 洪惠冠(交大校區藝文中心主任)    | 主講 黃明川(導演)

(《破輪胎》放映結束後   ◇)

---------

11/16(三)20:20 

臺灣地方影像與歷史紀錄觀點 

主持 賴雯淑(陽明交大應藝所副教授)   | 主講 黃明川 (導演)

(《給自己的情書》放映結束後   ●)

---------

12/13(二)19:45

主持 洪惠冠 (交大校區藝文中心主任)   |   主講 張宏宇(陽明交大傳科系助理教授)

(《破輪胎》放映結束後   ◇)

---------

12/15(四)16:25 

當代台灣公共藝術樣貌

主持 蕭智尹(陽明交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師) |    主講 朱峯誼(獨立策展人)

(《地景風雲》公共藝術新變貌 放映結束後   ◆)


- 影片播放場次表 

.tg {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0;} .tg td{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 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h{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g-9rco{background-color:#FFF;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yypt{background-color:#dedede;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e6ie{background-color:#dedede;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cji8{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y56g{background-color:#dedede;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f4yw{background-color:#FFF;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cc9k{background-color:#FFF;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top} a:active{color:#00ff00} a:link{color:#0000ff} a:visited{color:#800080}
台北陽明校區
◇知行樓1F藝空間
活動日期放映時間放映影片映後時間映後講座放映地點
10.03
(一)
17:30-19:00《西部來的人》

86 mins
|限制級|

19:00-20:30【深度時間.創傷地景:黃明川電影中的蕪境影像美學】

主持:勞維俊|主講:龔卓軍

10.17
(一)
17:30-18:50《寶島大夢》

80 mins
|限制級|

19:00-20:30【追憶黃明川的神話三部曲】

主持:勞維俊|主講:林建國

10.24
(一)
17:30-18:45《破輪胎》

74 mins
|限制級|

19:00-20:30【重思黃明川的「神話三部曲」:野戰,虛實,未來】

主持:勞維俊主講:孫松榮

10.31
(一)
17:30-18:50《波濤最深處》

78 mins
|保護級|

19:00-20:30【南向的女性觀點】

主持:勞維俊|主講:黃明川

.tg {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0;} .tg td{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 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h{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g-9rco{background-color:#FFF;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yypt{background-color:#dedede;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cji8{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tg .tg-y56g{background-color:#dedede;border-color:inherit;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middle} a:active{color:#00ff00} a:link{color:#0000ff} a:visited{color:#800080}
新竹交大校區
○ 人社二館三樓F326人文電影館     ◆ 人社三館一樓HC103教室    
△ 浩然圖書館二樓大廳展示區    ● 人社三館一樓HC105演講廳  
活動日期放映時間放映影片映後時間映後講座放映地點
10.14
(五)
19:00-20:30《肉身搏天—楊金池》

86 mins
|輔導級|

10.17
(一)
13:30-15:05《櫻之聲》

93 mins
|普遍級|
[英文字幕]

15:10-17:00【《櫻之聲》—以日語創作的台籍詩人們】

主持:劉紀蕙|與談:黃明川、王惠珍、劉柳書琴

10.25
(二)
19:00-20:30《解放前衛—台灣90年代前衛藝術家》選輯一
10.26

11.01
循環播映《藝界巔峰—台灣前輩美術家》
11.02

11.08
循環播映《地景風雲》選輯一
11.08
(二)
15:30-17:00《西部來的人》

86 mins
|限制級|

17:00-17:50【獨立製片的社會觀點】

主持:蕭智尹|對談:賴雯淑

11.09
(三)
19:00-20:20《寶島大夢》

80 mins
|限制級|

20:30-21:30【《寶島大夢》的實驗性與時間性】

主持:洪惠冠|主講:勞維俊

11.16
(三)
15:30-16:50《破輪胎》

74 mins
|限制級|

16:50-17:40【公共雕像自娛記】

主持:洪惠冠|主講:黃明川

11.16
(三)
19:00-20:16《給自己的情書》

76 mins
|普遍級|

20:20-21:00【臺灣地方影像與歷史紀錄觀點】

主持:賴雯淑|主講:黃明川

11.16

11.22
循環播映《解放前衛—台灣90年代前衛藝術家》v.1~v.7
11.22
(二)
19:00-19:55《大地眨眼睛》

53 mins

11.23

11.29
循環播映《解放前衛—台灣90年代前衛藝術家》v.8~v.14
11.25
(五)
19:00《安安靜靜—林雙不》
《鴻爪雪跡浪淘沙—東方白》
11.30

12.06
循環播映《飛越科技藝術—梁任宏、袁廣鳴、徐瑞憲》
12.07

12.14
循環播映《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v.1~v.3
12.09
(五)
19:00《辛辣國族—梅丁衍》+
《縱花烈放—賴純純》
12.13
(二)
18:30-19:45《破輪胎》

74 mins
|限制級|

19:45-20:30主持:洪惠冠|主講:張宏宇
12.15
(四)
15:30-16:25《地景風雲》v.4 -
〈公共藝術新變貌〉
16:25-17:30【當代台灣公共藝術樣貌】

主持:蕭智尹|主講:朱峯誼

12.16
(五)
19:00-20:20《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許淑真》

80 mins
|限制級|

※以上活動時間若有異動,請以藝文中心臉書粉專最新公告為準。
※以上影片除了《安安靜靜—林雙不》、《鴻爪雪跡浪淘沙—東方白》、《地景風雲》之外,均有中英文雙語字幕;《櫻之聲》有中英日文三語字幕。


-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黃明川電影工作室
協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程
場地協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電影館

課程合作:經典通識教育講座、亞際文化研究導論、電影說故事、現代藝術觀點、新竹六燃地方學、動態影像之思考、故事創作與影像敘事-MOOCs課程

贊助單位:交大校友總會、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


《十年之後》李銘傑二胡獨奏會

Ten years

《十年之後》李銘傑二胡獨奏會

演出時間:2022. 12/11 (日) 14: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11/11(五) 12:00開放網路報名)
報名傳送門:https://reurl.cc/ErEZza

演出

二胡/李銘傑
鋼琴/陳汶青
揚琴/鍾沛芸
二胡重奏/施孟妏、歐陽萱、吳易儒
新竹青年國樂團

二胡演奏家李銘傑從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畢業後到2022年剛好滿十年了,十年間隨著新竹青年國樂團到北京、日本、蒙古等各地演出,演奏的風格較十年前更多元。另外,十年的二胡教學,教學相長塑造出現今的演奏風格。十年是一個紀念,希冀藉由本場音樂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李銘傑以及不一樣的二胡音樂饗宴。

Ming-Chieh Lee, an erhu performer, graduated from the National Tainan University of Art in 2012.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he has traveled to many cities like Beijing, Osaka, and Hohhot with Hsinchu Youth Chinese Orchestra.

These diverse cultural experiences have shaped his erhu playing styl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he sharpened his skills than previously. Ten years, a memorable period. Let’s enjoy the music from Ming-Chieh Lee in 2022.

演出曲目

白皓鈺:春窗曉
饒鵬程:第二二胡協奏曲《西行》
徐瑋廷、吳孟珊:《秋》二胡協奏曲
李敏中:委託創作
趙俊毅:幻想曲第二樂章《舞》
李博禪:碎葉城倒影
高韶青:評東彈西

Spring morning through the latticed windows
Journey to the West
Autumn
Commissioned composition
Fantasia
The reflection of Suyab city Rhapsody in Pingtan

演出者簡介

二胡/李銘傑

西元1990年出生高雄縣,五歲起開始學習鋼琴,十一歲加入曹公國小國樂團二胡啟蒙由楊斯雄老師指導,分別畢業於曹公國小、前金國中音樂班,其中曾擔任過高雄市青少年國樂團副團長,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演奏中曾接受楊斯雄、顧豐毓、黃正銘、王銘裕、歐光勳、蔣明坤、趙戈、唐峰、孫凰、戰菲菲、于紅梅、嚴潔敏、王穎、楊雪、劉長福老師等兩岸名家悉心指導,並學習京胡,師事於劉鐵山老師。現為新竹青年國樂團聲部長。

在學期間年年赴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琴,學習不同的演奏技巧與音樂思維,並在多次音樂比賽獲得首獎,憑著對音樂的熱愛,積極參與校內外的音樂會,於 2012 年台灣首演郝維亞教授的大作「薇奧萊塔組曲」。 曾與新竹青年國樂團赴北京、日本、廣州、蒙古、馬來西亞、海南、西安、香港等地的音樂廳巡演。2012年畢業後遠赴新竹積極推廣胡琴教育,學生屢次於全國各大音樂比賽中獲獎。 2014年為新竹市東區龍山國小代理教師國樂團負責人,並於同年與新竹青年國樂團由胡炳旭大師協奏演出「西域隨想」。2019於竹塹國樂節協奏「楚頌」二胡協奏曲。

新竹青年國樂團

成立於二O一一年一月一日,由一群熱愛國樂的青年菁英組成,目前團員八十人,不僅俱高水準的演奏技巧及豐富的演出經驗,樂團更因和諧音響及團員絕佳默契被譽為臺灣『最具活力、實力的國樂團』。在藝術總監劉江濱的帶領下,已在海內外成功舉辦一百多場大型音樂會,場場音樂會都震撼當地樂界,樂評亦對樂團賦予極高的評價。自二O一一年起,樂團策劃並執行「竹塹國樂節」,廣邀各地著名指揮家、獨奏家及團隊於國樂節合作演出,現已是華人地區最重要的國 樂交流平臺之一。

在新竹都城隍廟特別贊助下,多次舉辦「華夏樂揚・兩岸情」大陸巡演音樂會,於二O一九廈門宏泰音樂廳;二O一七包頭大劇院、山西大劇院;二O一六北京音樂廳、天津音樂廳;二O一三於北京國家大劇院、中央民族樂團音樂廳、上海音樂廳;二O一二廣東四城市;二O一一日本岡山、大阪、京都巡演,二O一六受邀參加中國文化部主辦之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演出,二O一八受邀參與「香港國際青年中樂節」及獲邀參加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藝術節臺灣週《島嶼島》系列活動專場演出,二O一四、二O一七、二O一九舉辦「竹塹之聲」臺灣巡演,二O二一 、二O二二獲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Taiwan Top 演藝團隊。

「新竹青年國樂團」當以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態度,繼續藉由每一次展演與音樂文化交流的經驗,致力提升樂團專業水準,拓展樂團的能見度與視野,傳承並推廣國樂之美。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巧妙的對峙—扎斯拉夫斯基獨奏 X 焦元溥導聆

Ingenious Opposites - Roman Zaslavsky and Yuanpu Chiao

巧妙的對峙—扎斯拉夫斯基獨奏 X 焦元溥導聆

演出時間:2022. 11/22 (二) 19: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
年代售票系統

演出

鋼琴/扎斯拉夫斯基   
導聆/焦元溥

由鋼琴家扎斯拉夫斯基(Roman Zaslavsky)以浪漫時期先驅─舒曼與李斯特,背景相同,創作的風格卻背道而馳的概念所設計的解說式音樂會,2015年於德國首演,重現十九世紀藝文沙龍的「詩文朗誦」形式,獲得極大的迴響。 此次邀請知名樂評焦元溥合作,共同演繹:舒曼《阿拉貝斯克》、《交響練習曲》、李斯特《巡禮之年》選曲及《但丁奏鳴曲》。相信透過兩人合作無間地串聯並強化音樂對比,能讓聽眾對作曲家的創作歷程與音樂都有更深的體會。

Russian-Israeli pianist Roman Zaslavsky is a master of piano technique that espouses nuance without resorting to arbitrary mannerisms.

In presenting the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connection of the ingenious opposites, he understands how to contrast the two opposites of Robert Schumann and Franz Liszt, thus offering an entirely new approach to their music and two distinct propertie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Roman Zaslavsky and Yuanpu Chiao will allow the audience to experience these masterpieces in a new light.

演出曲目

舒曼(1810-1856):
C大調阿拉貝斯克,作品 18
巧妙的對峙-絕對音樂中的詩篇 (焦元溥解說)
交響練習曲,作品 13

李斯特(1811-1886):
不感倦怠的旅者 (焦元溥解說)
《第 104 號佩托拉克十四行詩 》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
《第 123 號佩托拉克十四行詩 》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
愛情與地獄之間 (焦元溥解說)
《但丁詩篇讀後-奏鳴曲風幻想曲》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Arabeske op. 18
Geniale Gegensätze - Poesie in der absoluten Musik (Narrator)
Symphonic Etudes op. 13

Franz Liszt (1811-1886):
Der unermüdliche Wanderer (Narrator)
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
Nr. 5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Nr. 6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
Zwischen Hölle und Liebe (Narrator)
Nr. 7 Après une lecture de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

扎斯拉夫斯基大師班

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
Roman Zaslavsky Master Class

時間:2022. 11/22 (二) 13:20-15:20
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報名電話:03-5731639 (陽明交大音樂所)

演出者簡介

鋼琴/羅曼˙扎斯拉夫斯基 (Roman Zaslavsky)

蘇格蘭Herald 報導扎斯拉夫斯基的演奏令人印象深刻,讚譽其“...極佳的觸鍵”、“…絢麗,奔放”、“…感性”
英國Strad 雜誌稱讚他是“…㇐位傑出的鋼琴家”
加拿大Toronto Star 讚賞他的表現“太棒了!”
德國巴登即時新聞報更稱他是“…㇐位技巧高超的鍵盤之王”

羅曼˙扎斯拉夫斯基榮獲國際大獎的紀錄還包括:德國科隆國際鋼琴大賽Vendome 獎(當屆唯㇐的得獎者)、第三屆浜松學院國際鋼琴比賽銀獎。

扎斯拉夫斯基是鋼琴技巧派的佼佼者,於聖彼得堡音樂院求學期間,師事IgorLebedev 及知名俄國大師史塔克曼(Naum Shtarkman) ,奠定他豐厚的音樂基礎;1991 年舉家遷至以色列, 隨後定居德國。扎斯拉夫斯基與諾塞達(Gianandrea Noseda)指揮倫敦管弦樂團合作,於德國首演,隨後經常與Michail Jurowski、Lászlo Kovács、Constantin Trinks、Ligia Amadio 及Ruben Gazarian 等指揮合作,於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及南美洲各地演出。2017 年扎斯拉夫斯基獲聘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

扎斯拉夫斯基曾於世界知名音樂廳舉行音樂會,包括:柏林愛樂廳、慕尼黑愛樂廳、法蘭克福Alte Oper、漢堡Laeiszhalle、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大會堂、蘇黎世Tonhalle 、巴倫西亞Palau de la Música、馬德里Auditorio Nacional deMúsica、巴黎Salle Gavea、東京Oji Hall、札幌Kitara Hall、里約熱內盧Sala Cecilia Meireles、聖保羅Sala Sao Paolo 和耶路撒冷劇院等,皆受到觀眾與樂評家高度好評。

扎斯拉夫斯基的唱片由EuroArts 發行。2012 年,首張以純音頻藍光(Blu-ray Audio)錄製“巧妙的對峙(Ingenious Opposites)Vol.1”─舒曼與李斯特的作品,該專輯隔年獲得盧森堡Pizzicato古典雜誌Supersonic 大獎。同年11 月發行“巧妙的對峙Vol.2”,收錄拉赫瑪尼諾夫及浦羅柯菲夫的曲目,同曲目並於2016 年6 月發行DVD。他以舒曼與李斯特作品的獨奏會現場演奏專輯,則於2017 年以DVD 發行。 扎斯拉夫斯基新專輯由DECCA 古典唱片於2020 年發行,曲目收錄舒曼與布拉姆斯作品。

導聆/焦元溥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自十五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之本事》、《聽見蕭邦》(聯經,2010)、《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理想國/聯經;日文版首冊於2014 年六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 發行,第四冊將於2019 年中發行)等專書九種,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看理想)。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臺灣崑劇團《風情月意-玉簪記》

The Story of Jade Hairpin

2022台積戲苑
臺灣崑劇團《風情月意-玉簪記

演出時間:2022. 12/03 (六) 14: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陽明交大、台聯大 教職員生優先)

演出團隊
藝術總監|洪惟助
導    聆|朱嘉雯
戲劇指導|溫宇航、楊莉娟
執行製作|左曉芬
演出人員|奈諾.伊安、謝樂、蔡佳君、王乃瑄、翁亦辰、張戀晴

《玉簪記》是明代劇作家高濂的作品,故事內容描述落難千金陳嬌蓮為了逃難流落金陵,入女貞觀為道姑,取法名妙常。書生潘必正臨安應試落第,羞於回家,寄居其姑母主持之女貞觀攻讀,與妙常相識,萌發了愛慕之心。兩人相戀終被觀主察覺,乃促必正離觀,再次赴試,並親送至江邊,令其立即登船啟程。妙常獲悉,急雇一葉小舟,追至江心,與必正互贈玉簪扇墜為信物,揮淚話別。嗣後,潘必正進士及第,迎娶妙常同返故里,才知父母早年為其訂親之嬌蓮,即意中人妙常,妙常亦與母重逢,閤家團圓。

The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is a work by the playwright Gao Lian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tory describes Chen Miao-Chang, who fled to Jinling to escape. The scholar Pan Bizheng failed the exam and was ashamed to go home. He stayed at the Taoist Temple hosted by his aunt, got acquainted with Chen, and developed a love story. His aunt noticed the two fell in love, so she urged him to leave for the trial at once. She sent him to the river, let him immediately board the ship, and set off. Miao-Chang hired a small boat to chase and then exchanged a jade hairpin with Pan’s fan, farewell with tears.

Afterward, Pan advanced to the ranks, married Jiao-Lian,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realizing that Jiao-Lian, whom his parents betrothed in the early years, was the girl with whom he fell in love. Miao-Chang also reunited with her mother and her family.

演出劇目

《琴挑》
《問病》
《偷詩》
《秋江》


★ 本戲曲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2022台積戲苑【俏丫鬟】

TSMC Theatre “The Cunning Little Maidservants”

台積戲苑-俏丫鬟

【專場導聆+現場演出】

【導聆主講】
王安祈 臺灣大學戲劇系講座教授(11/05、11/26)
朱安麗 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11/06、11/27)

國光劇團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合作,2022「台積戲苑」推出【俏丫鬟】系列公演,以不同的折子戲呈現京劇裡幾位著名的俏丫鬟:有勇闖公堂、瞞天過海的春草、知名度最高的《西廂記》紅娘、《牡丹亭》裡陪伴小姐杜麗娘的春香、逛花園巧數十二月花名的梅英、還有《楊家將》中比武勝過大將焦贊的燒火丫鬟楊排風!五位俏丫鬟的多樣風情,等你來體會!

2022.11/05 (六) 14:30《春草闖堂》
2022.11/06 (日) 14:30《紅娘》
2022.11/26 (六) 14:30《牡丹亭》選〈學堂〉〈遊園〉
2022.11/27 (日) 14:30《賣水》、《打焦贊》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限 陽明交大 在學學生)
報名傳送門:
   (10/05(三) 12:00開放網路報名)

TSMC is collaborating with Guo Guang Opera Company Education and Culture Foundation to present "The Cunning Little Maidservants" series in the 2022 TSMC Theatre. We are bringing several famous servant girls in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on stage in different selected scenes. We have the brave Chun-Tsao, who managed to break into the court and make up a lie as a camouflage to reverse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We will introduce the most famous Hung-Niang in The Western Chamber. And there will be Chun Hsiang, who accompanied her mistress Tu Li-Niang i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Mei Ying, who cleverly enumerated the flowers of all seasons in the garden. Finally, we have Yang Pai-Feng, the fire-setting servant girl who defeated the great general Chiao Tsan in a match in The Yang Commanders! All the charm of the five fair servant girls is unmissable. Do not miss it!

2022.11/05 (六) 14:30
《春草闖堂》精選

相國之女李伴月在丫鬟春草的陪伴下,上山進香,遇吏部尚書之子吳獨糾纏,幸得義士薛玫庭解危。伴月感激薛的救助之恩,一時無以相酬。薛玫庭下山後,又見吳獨打死漁夫,搶奪民女,一時怒起,打死吳獨,爲避免連累別人,主動到衙投案自首。

春草關心薛玫庭安危,趕到府衙探聽消息,見吳母倚勢欺人,強迫知府胡進下令杖殺薛玫庭,憤而闖入公堂阻刑。胡進質問緣由,春草一時情急,信口認薛爲相府姑爺。吳母驚訝,胡進疑春草有詐,令春草帶領,前往相府詢問真假。

春草一路磨蹭,籌思對策,到了相府,勸小姐認親,以救薛郎。伴月迫於情勢,含糊應承。胡進信以爲真,急忙上京邀功,伴月得知消息,只得與春草上京面父。 相國責怪伴月越禮妄爲,回信否認薛爲女婿,並令胡進將薛玫庭斬首請功。春草和伴月得知,用計誆得回信,改爲婚書。胡進得信大喜,大張旗鼓,送貴婿上京完婚。此舉轟動朝野,京都和各省官員都紛紛送禮道賀,皇帝也賜予御匾。李相國被迫將錯就錯,聽任伴月與薛玫庭成婚。

2022.11/06 (日) 14:30
《紅娘》精選

唐代,洛陽青年張珙赴試,途中宿普救寺,遇故相崔珏之女鶯鶯,一見鐘情。駐軍孫飛虎兵變,圍住寺院,欲奪鶯鶯。崔夫人情急,聲稱將鶯鶯許婚給能退賊兵者。張珙請來友人白馬將軍杜確。打退孫飛虎。崔夫人卻悔約,使張與鶯鶯兄妹相稱。張通過崔婢女紅娘傳遞詩簡,跳牆夜會鶯鶯,鶯鶯責張非禮。張憂憤成疾,紅娘引鶯鶯來問候,兩人訂情。崔夫人聞知,怒打紅娘,紅娘反責其失信。崔夫人無奈,只好約張中試後成婚。

2022.11/26 (六) 14:30
《牡丹亭》精選〈學堂〉〈遊園〉

〈學堂〉

丫鬟春香為小姐杜麗娘伴讀,年逾花甲的儒學生員陳最良固執禮法,傳經授典,枯燥無味。長久閉守學堂,小姐深感煩悶;春香仗恃小姐在側,再三擾亂學規,弄得老學究非常尷尬。

〈遊園〉

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的一折,久困閨房的杜麗娘在丫鬟春香引領下,走進花園,惜春之餘,卻又興起韶光易逝之嘆。

2022.11/27 (日) 14:30
《賣水》、《打焦贊》

《賣水》

已有婚約的官家小姐黃桂英與書生李彥貴被拆散姻緣,書生淪落賣水維生,丫鬟梅英為促成兩人相會,請小姐赴花園賞花,並引彥貴入園,代小姐傾訴衷腸。 

《打焦贊》

宋遼交戰,楊延昭命孟良回天波府搬救兵,佘太君派燒火丫鬟楊排風前往。焦贊欺其年幼,不服,願與比武,被楊排風打敗,乃心服口服。

※ 每場次導聆時間30分鐘,由臺灣大學戲劇系講座教授王安祈(11/5、11/26)、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朱安麗(11/6、11/27)主講。



★ 本系列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幻想與練習曲—安東.哥琛貝爾格鋼琴獨奏會

Fantasy and Etudes - Anton Gerzenberg Piano Recital

幻想與練習曲—安東.哥琛貝爾格鋼琴獨奏會

演出時間:2022. 10/27 (四) 19: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年代售票系統

第十五屆蘇黎世蓋扎‧安達鋼琴大賽 (Concours Géza Anda) 冠軍–安東‧哥琛貝爾格目前就讀科隆音樂與舞蹈學院,師事 Pierre-Laurent Aimard,專注於鋼琴當代音樂,並創立科隆新音樂合奏團 ÉRMA。 首度訪台獨奏會,哥琛貝爾格將呈現不同時期的《幻想與練習曲》,嘗試讓聽眾從中找到連結,並感受作曲家如何從傳統的曲式,開創出獨樹一幟的作品。

The First Prize winner at the 15th Concours Géza Anda in Zurich, Switzerland. Anton Gerzenberg currently studies under Pierre-Laurent Aimard in Cologne. In 2019 he became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New Music ensemble ÉRMA in Cologne and concentrated on contemporary piano music. First recital tour in Taiwan, he tried to put Fantasy and Etudes from two different composers working on the difference each and see how the audiences get their connections.

演出曲目

陳銀淑 (*1961):《六首練習曲》
舒伯特 (1797-1828):《C大調流浪者幻想曲》, 作品760
斯克里亞賓 (1872-1915):《B小調幻想曲》, 作品28
蕭邦 (1810-1849):《十二首練習曲》, 作品25

Unsuk Chin (*1961): 6 Etudes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Fantasy C Major, D 760 “Wanderer”
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 Fantasy in B Minor, Op. 28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 12 Etudes, Op. 25

演出者簡介

鋼琴/安東.哥琛貝爾格 (Anton Gerzenberg)

1996 年生於漢堡。4 歲由母親Lilya Zilberstein 啟蒙學習鋼琴,隨後師事Julia Suslin。9 歲時,即在德國年輕音樂家全國比賽獲得首獎。11 歲就讀漢堡Andreas Franke 學院,師事Julija Botchkovskaia。隨後於維也納跟隨Jan Jiracek von Arnim 學習。目前於科隆音樂與舞蹈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und Tanz Köln)師事Pierre-Laurent Aimard。

安東.哥琛貝爾格專注於鋼琴當代音樂,創立科隆新音樂合奏團ÉRMA。創團首演邀請韓國當代作曲家─陳銀淑(Unsuk Chin)合作,獲得極大好評。作為室內樂演奏家,他曾與Martha Argerich、Dora Schwarzberg 和AlviseVidolin 等音樂家合作,並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慕尼黑交響樂團、漢堡喀麥隆樂團、溫特圖爾音樂廳樂團(Musikkollegium Winterthur)和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Tonhalle-Orchestra Zurich)等演出。

此外,他也經常受邀參加阿格麗希音樂節(Progetto Martha Argerich)、魯爾鋼琴音樂節(Klavierfestival Ruhr)、Schleswig-Holstein 音樂節、義大利Siena 奇吉納學院音樂節和烏茲堡莫札特音樂節。

2021 年6 月獲得第十五屆蘇黎世蓋扎‧安達鋼琴大賽(Concours Géza Anda)冠軍。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2022音樂瑞士之夜—流動的幻境

Swiss Music Night 2022 “Sounding Confluence”

2022音樂瑞士之夜—流動的幻境

演出時間:2022. 10/20 (四) 19: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票       價:學生150、全票300
購票傳送門:
年代售票系統  (09/01(四)12:00 啟售)

演出

無名氏弦樂四重奏 (Quatuor Sine Nomine) 
小提琴/Patrick Genet, François Gottraux
中提琴/Hans Egidi
大提琴/Marc Jaermann

鋼琴/嚴俊傑

嚴俊傑與瑞士頂尖組合「無名氏弦樂四重奏」

以語言為媒介,在虛實交會中,造出音樂裡的流動幻境

「2022音樂瑞士之夜」為展現音樂在語言交會中迸發的動人魅力,一如瑞士融合多元文化的風采,將邀請來自瑞士,馳名歐美,被權威樂評雜誌《Le Monde de la Musique》譽為最佳演奏組合的「無名氏弦樂四重奏」(Quatuor Sine Nomine)首度訪台。

累積超過四十載室內樂經驗,演奏技巧爐火純青與音色純摯細膩的他們,將詮釋威爾第展現義大利特有音樂風格的《E小調弦樂四重奏》、瑞士德語區作曲家馬丁‧威特斯坦 (Martin Wettstein) 為紀念威爾第逝世一百周年而創作的弦樂四重奏精品《威爾第之夢》,並將與台灣鋼琴家嚴俊傑合作演出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唯一的鋼琴五重奏。同時,嚴俊傑也將帶來瑞士裔法籍作曲家拉威爾與作品深具魅力的瑞士羅曼什語區作曲家詹‧安東尼‧德朗格斯 (Gion Antoni Derungs) 的鋼琴傑作,以法語、義大利、德語及羅曼什語系作曲家經典,邀請樂迷朋友聆聽樂聲在虛實交會中,迸出一方恆動恆遠的天地。

The Swiss Music Night 2022 presents a program from 4 linguistic backgrounds, spoken in multicultural Switzerland: the string quartets by Verdi and Swiss composer Martin Wettstein as well as Brahms' only piano quintet and two works by Swiss-born Maurice Ravel and Romansh composer Gion Antoni Derungs, played by the legendary string quartet «Sine Nomine» and pianist Chun-Chieh Yen. «Sine Nomine» is well-known for its superb interpretation and exquisite sound quality and was invited to Taiwan for the first time.

演出曲目

拉威爾:《水之嬉戲》,給鋼琴獨奏
威爾第:E小調弦樂四重奏
馬丁‧威特斯坦:《威爾第之夢》
詹‧安東尼‧德朗格斯:《幻想組曲》,作品82,第7首〈節日〉,給鋼琴獨奏
布拉姆斯:F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34 

Maurice Ravel: "Jeux d'eau " for piano
Giuseppe Verdi: String Quartet in E Minor 
Martin Wettstein: "Verdi's Dream"
Gion Antoni Derungs: Suita fantastica op. 82 VII. Fiasta, piano solo
Johannes Brahms: Piano Quintet in F minor, Op. 34 

演出者簡介

無名氏弦樂四重奏 (Quatuor Sine Nomine)

「…精確卻渾然天成… 他們的詮釋是饒富品味的典範」 ─紐約時報
「……不拘一格的詮釋、豐富的音色、內蘊的音樂感……無名氏弦樂四重奏無疑是當今最佳的組合之一。」 ─《 Le Monde de la Musique》 雜誌

來自瑞士,被權威音樂雜誌《Le Monde de la Musique》譽為「最佳演奏組合」的無名氏弦樂四重奏,因全套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與巴爾托克弦樂四重奏,及各式法國與瑞士四重奏作品的精湛詮釋馳名歐美,躍居歐陸頂尖弦樂四重奏之列。

創立於1975年,成員包含小提琴家Patrick Genet與François Gottraux、中提琴家Hans Egidi及大提琴家Marc Jaermann。自1985年摘下法國艾維恩國際弦樂四重奏大賽首獎,及1987年義大利Premio Paolo Borciani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取得佳績後,頻繁受邀於歐美重要音樂廳演出,演奏範圍極廣,至今已發行26張唱片。同時他們也受邀為許多新作進行首演,其中包含題獻給無名氏弦樂四重奏的作品。成員目前任教於洛桑藝術大學、洛桑音樂院及日內瓦藝術大學。2012 年起,無名氏弦樂四重奏一直擔任瑞士羅曼德青年管弦樂團的藝術總監。

鋼琴/嚴俊傑 Chun-Chieh Yen

自1997年十三歲獲第三屆國際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音樂大賽第三獎起,便活躍於國內外樂壇,其演奏足跡遍及歐、亞、非、南北美世界五大洲,並以獨奏家身份與多位指揮名家及著名樂團合作演出,並受邀在世界各地舉行演奏。嚴俊傑立下多項創舉:於台灣首演柴科夫斯基《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跨界與導演張艾嘉於上海世博合作演出,號召數萬觀眾、與台灣愛樂於NAXOS 世界首錄陳其鋼的鋼琴協奏曲《二黃》、2016 年開創世界創舉「一日三饗」音樂節,於一天內演奏三場不同獨奏會,備受佳評。嚴俊傑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歷年來多位學生於國際比賽榮獲大獎,並受邀至國際各大音樂節講學及演出如Music Fest Perugia, Colburn Piano Festival 及Almalfi Coast Music Festival 等。嚴俊傑於2008 年獲第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古典演奏獎」,並於2017年創辦「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致力於音樂藝術之推動。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頑石劇團《含笑花—陳進》

Stone Theatre

頑石劇團《含笑花—陳進》

演出時間:2022. 10/01 (六) 19: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報名傳送門:
https://reurl.cc/b20X03

台灣日治時期,新竹誕生了一位奇女子,她是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1907-1998),也是第一位留日女畫家,一生備受殊榮。年方十八,便負笈東京習畫,師承了當時日本最著名的美人畫大師,1927便獲得了「台展」大獎。1934年,更獲得日本官方美術的最高榮譽-「帝展」入圍,成就斐然。 本劇描述陳進用一輩子的堅持表現對藝術的執著,用她對民族、台灣虔誠的心,畫出最精緻的台灣婦女群像,跳脫日本殖民威權時代的制約,呼應了土地與人文的真摯情感,始終忠於自己,與內在靈魂的召喚。

Stone Theatre

《Smiling Flower - Chen Jin》

This is the story describing Taiwan's first female painter, Chen Jin (1907-1998),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aiwan.

She studied in Japan at the age of 18 and won many awards, which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t that time. This play describes her dedication to art. She draws the most exquisite group portraits of Taiwanese women with her heart, which echoes the sincere feelings of the land and humanities, the loyalty to herself, and the call of her inner soul.

演出團隊

編劇導演/郎亞玲
作曲配樂/蔣韜
演唱指導/莊璧華
舞台監督/黃信衛
舞台設計/廖敏君
攝影/黃筠筑、張綺芸
音控/呂姝慧 
燈光音響/鴻海燈光音響
演員/曹書文、孫懋文、林湘玲、陳鈺婷、張嘉亨、周青慧、彭瑋廷、沈駿璿、鍾明君、黃婉婷、曼殊沙華、張庭瑋、邱柏璁、吳家宏

策劃、執行團隊簡介

劇團成立---小劇場的萌芽

頑石劇團已成立32 年,「頑石劇團」的前身為成立於民國76年的「觀點劇坊」,她是台中市在日據時代以後,第一個成立的現代劇團,是由資深劇場人與戲劇教育學者郎亞玲所創立,在台灣不均衡的藝文環境中,堅持發展「在地觀點」的劇場形式。她屬於台灣第二代小劇場運動中部地區的最具代表性的團隊,78年獲得了文建會頒發熱心推動戲劇有功人員及團體獎;80年並獲得文建會「全國優秀社區劇團」的殊榮,成為全國社區劇場的示範團隊。89年再獲文建會台中縣「地方傑出演藝團隊」。

原創精神與文化使命感

頑石劇團以原創劇本的堅持,創作出別具風格及在地特色的戲劇。尤其在戲劇市場尚待開發的地區,引導民眾參與劇場的各種可能;對戲劇運用於教育與生活諸多層面的嘗試。對社會大眾公民美學提升的關注,使頑石不僅定位於一個「創作走向」的劇團,她對社會、歷史、環境的探討,並投以具體的行動力參與實踐與改變,使她具備了強烈的社會使命感。挖掘並運用各種文史素材 ,多種戲劇形式和風格的實驗;並不斷與時俱進,挑戰藝文生態的種種變化,試圖朝向更具影響力和永續經營的目標前進。


★ 本節目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



2022 藍花楹創作獎-作品徵件

Call for Works -Jacaranda Creative Awards

2022 藍花楹創作獎-作品徵件

Call for Works

藍花楹創作獎的前身為「藍花楹文學獎與攝影獎」,原為合校前國立陽明大學之校級獎項。

2019 和 2020 年的藍花楹文學獎的小說組首獎,皆代表學校進入印刻舉辦的超新星文學獎競賽,並從全國大專院校小說首獎作品中脫穎而出,展現出學生豐沛的創作能量。2021 年辦理徵件期間適逢合校,亦有多位交大校區同學參賽,獲得極佳迴響。2022 年二月,陽明與交大兩校區同步展示得獎作品,期待往後本校學生能開展出更多的藝文枝枒,呈現兩校區相互傳承、開創與融合的精神。

2022藍花楹創作獎分為三大類:文學類、攝影類、影片類,將於每年八月中旬截止收件,十月底得獎公告,次年二月份配合校慶於陽明與交大校區同步舉辦成果作品展覽,並舉辦展覽開幕頒獎典禮。歡迎本校同學踴躍送件參加~

- 徵件規範 -

  • 參與對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校學生
  • 截稿日期|2022 年 8 月 15 日(一) 23:59 、「影片類」延長徵件至8月31日!
  • 得獎作品將擇期頒獎及公開展覽,並刊載於藍花楹得獎專刊及藝文中心官網。
  • 得獎名單將於 2022 年 10 月底公佈於藝文中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

- 徵件細項 -

一、文學類

  • 徵文組別

    • 新詩:主題不拘,50 行以內
    • 散文:主題不拘,2,000 字至 5,000 字
    • 小說:主題不拘,6,000 字至 12,000 字

  • 獎勵辦法

    • 首獎:新台幣 10,000 元+獎狀(一名)
    • 貳獎:新台幣 6,000 元+獎狀(一名)
    • 參獎:新台幣 3,000 元+獎狀(一名)
    • 佳作:新台幣 1,000 元+獎狀(三至五名)

  • 詳細簡章|https://reurl.cc/q5Rln3

二、攝影類

  • 獎勵辦法

    • 首獎:新台幣 10,000 元(一名)
    • 貳獎:新台幣 6,000 元(一名)
    • 參獎:新台幣 3,000 元(一名)
    • 佳作:新台幣 1,000 元(三至五名)

  • 詳細簡章|https://reurl.cc/j1Enr1

三、影片類

  • 報名單位:個人或團體均可

  • 徵件類型:幫一部不存在的電影製作 3 分鐘以內的預告片(trailer)。該預告片為電影行銷策略之用,以吸引觀眾欣賞該電影。

  • 獎勵辦法

    • 首獎:新台幣 30,000 元(一名)
    • 貳獎:新台幣 20,000 元(一名)
    • 參獎:新台幣 10,000 元(一名)
    • 佳作:新台幣 5,000 元(三名)

  • 詳細簡章|https://reurl.cc/Gx63Gv
  • 「影片類」延長徵件至8月31日!


- 辦理單位 -

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聯絡方式:

  • 陽明校區|徐常齡 (02)2826-7000 轉65299
  • 交大校區|鄒玟珊 (03)513-1233
  • 聯絡信箱|nycujacaranda@gmail.com

2022月光暝—陳明章二音和弦校園講唱會

Chen MingChang’s Taiwanese Guitar Tunings

2022月光暝—陳明章二音和弦校園講唱會

2022 Moonlight Night - Chen MingChang’s Taiwanese Guitar Tunings:
Two-note Chord Theory Singing & Talking in Campus

演出時間:2022. 06/18 (六) 19:30
演出地點:交大演藝廳 (學生活動中心二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入場

演出者

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
主唱、吉他_陳明章
鍵盤、胡琴_蕭詩偉
笛子、合聲_林玲安

本場音樂會特別邀請《新竹風》的作曲者陳明章,分享從台灣這塊土地滋養出的音樂,讓學子們直接感受音樂的魅力,期盼啟動校園自發之草根文化能量,重新發現新竹六燃文化資產之美。 誠摯邀請大家來現場聽陳明章如何將台灣傳統音樂的精隨,把曲式變奏、和弦運用,融會貫通在現代的音樂中,成為具有世界音樂特色的新世紀音樂風格。

Come and listen, how Chen Mingzhang integrates the essence of Taiwan's traditional sound into modern music, uses musical form variations and chords to become a new century music styl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music.

演出曲目

月琴組曲
平溪的小火車
相逢台北橋
再會吧北投
下午的一齣戲
蘇澳來的尾班車
流浪到淡水
新竹風

※參考曲目,演出者保留變更之權利。

- 系列推廣活動 -

2022六燃文件展:移動的六燃


★ 本音樂會非親子活動,7歲以下孩童請勿入場觀摩,謝謝您的合作!

※ 配合防疫政策,進入場館請自備並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者將婉謝入場。
※ 採 實聯制 入場,請依現場服務人員指示於票根後方填寫個資(姓名、電話)。

※ 藝術季節目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時調整應變措施,並公告於本中心官網。